《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更名为弟子规,以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对待《弟子规》的正确态度是()
A承袭规范,弘扬传统
B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C批判继承,借古鉴今
D立足经典,治国化民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简答题)
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简答题)
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简答题)
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简答题)
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单选题)
清朝康熙年间,工匠用进口的原料画在瓷胎上,这样烧制的瓷器色彩鲜艳,效果如同油画。这种瓷器应该是()
(单选题)
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如下图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2011年播出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讲了一个现代白领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当时,她可能了解到() ①皇宫隆宗门内设置军机处 ②传教士在中国介绍西方自然科学 ③宫内上演的京剧 ④政府实行海禁政策
(单选题)
2011年播出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讲了一个现代白领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当时,她可能了解到() ①皇宫隆宗门内设置军机处 ②传教士在中国介绍西方自然科学 ③宫内上演的京剧 ④政府实行海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