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中美正式建交
B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时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为此,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
(单选题)
长期在上海生活的郑观应,在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撰写的一篇文章中,一口气列举了西方输入的食物、用物、玩好等57种,指出这些洋货的普及削弱了其他媒介的地位“皆畅行各口,销入内地,人置家备,弃旧翻新”。这突出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是()
(单选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 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单选题)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联合不断深入。下列欧洲走向联合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洲联盟成立 ②欧元正式问世 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
(单选题)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造了“经济奇迹”的是()
(单选题)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1989年10月);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89年12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年11月)„„“更名潮”说明这些国家()
(单选题)
著名的传媒文化研究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提出了“童年消逝”的预警:他担心“18世纪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始终是童年的劲敌”,认为“童年的消逝”和“成人化的儿童”是电子信息环境惹的祸。电子文化使得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这表明()
(单选题)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