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论,把动力分为两类:“最后动力”,即原动力;非原动力的动力,称为“直接动力”。
(2)最后动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原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最后动力的内涵,其中生产力是更根本的动力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人类活动(政治、思想文化、阶级斗争)的动力因素。
(3)直接动力:来源于经济活动,又反作用于经济活动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动力因素。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物质利益的诉求、人的意志等因素,是直接推动历史运动的力量。最终动力是本源性的动力,多种因素的直接动力是其表现形式,最终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4)合力:历史发展是由多种力量和因素推动的,每一个人、每一种因素的力量都融合在“合力之中。”作用于历史运动的各种力量,其作用力的方向、力量大小、作用是不相同的。各种方向、层次的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融合为历史的“合力”,促进历史事变及其发展。
(简答题)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论?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填空题)
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天命史观;英雄史观;文化史观;();();()地理环境论等。
(简答题)
如何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及其实现途径?
(简答题)
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如何克服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的偏颇?
(简答题)
为什么说客观主义史学认识论和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史学认识论都是片面的?如何看待历史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简答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简答题)
以苏俄和美国为例,评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据此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简答题)
古希腊对战争起源的认识,由开始的神战论发展到什么论?
(简答题)
试论近代经济思想家对经济发展途径的认识演变。
(简答题)
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针对马克思“双重使命”问题,同内外学者争论激烈,观点沙异,大致上有二类: 否定论:殖民主义道德沦丧,种族优越,带给亚非拉的是巨大民族灾难与仇恨。肯定论:殖民主义功大于过,是推动亚非拉被动迈人现代化的动力。亚非拉社会制度与经济基础不可能自然过渡到现代化工业文明,而殖民主义改造了亚非拉,完成了过渡。 双重作用论:殖民主义给亚非拉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摧毁旧社会体制,推动了亚非拉自身改选,通过改良或革命迈上了现代化道路,因此功过相抵。 请问,你的认识观点如何?请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