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艺术学
(简答题)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

正确答案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艰难曲折、大起大落。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发展;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1959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60年代初期的发展。
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大城市同时举行“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标志着建国初期电影创作的第一次大发展。这一时期出了不少优秀影片,如《中华儿女》、《白毛女》、《钢铁战士》、《我这一辈子》等。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电影《武训传》提出严厉的批判,紧接着全国开展对《武训传》的批判及其后的文艺整风运动,使建国初期电影第一次蓬勃发展的局面很快结束。
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10月至11月,文化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各制片厂厂长会议,重点讨论贯彻“双百”方针,改革电影体制的问题,这就是著名的“舍饭寺会议”。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各电影厂开始试行以导演为中心,自由组合、自由选题、自负盈亏的“三自一中心”的改革方案。电影创作在逐步前进,到1956年前后产量赶上并超过50年的水平,艺术质量也有新的突破,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呈现一派勃勃生机。1957年的反右斗争及康生的“拔白旗”扼制了第二次电影创作发展的大好局面。1959年中国电影进入第三次大发展,达到了50年代的最高峰。
1959年新片展览月是第三次发展的标志。好影片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则徐》、《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等。
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间,一个电影创新高潮正在形成。由于召开了新侨、广州两次会议,周总理和陈毅亲自出席讲话,宣传党的文艺政策,电影从1961年6月到1963年12月在稳步地前进,掀起了一场电影艺术创新的热潮。《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独立大队》、《阿诗玛》等正是这个潮流的产物。这一次的创新幅度较大,在学习我国文艺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了影片的艺术质量,使之接近或达到当时世界电影的先进水平,一个更高质量的电影创作高潮正在形成,可惜风云多变,半途夭折了。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发展特点是()、()。十七年中,出现过四个蓬勃发展时期()第一次发展;()年前后的第二次发展;()年的第三次发展以及()的发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十七年”中国电影各时期的艺术特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几种主要样式?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关于“十七年”中国电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 (不定向)

    “十七年”中国儿童题材电影的代表作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政治因素对“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十七年”的戏剧发展概括来说,有什么特征?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十七年”电影的影片是()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中国的“十七年”的电影不允许表现一些男女情感的东西。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