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学类02323《操作系统概论》
(简答题)

对于管理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链接法,有单块链接和成组链接两种方案。两者相比,前者的效率低于后者。请解释造成两者效率不同的原因。

正确答案

对于单块链接方案,每次分配或回收时都要启动磁盘才能取得指针或把指针写入归还块中。
而对于组链接方案,在进行分配或回收时,仅仅在专用块中的空闲块地址取空或记满时才需要启动磁盘。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填空题)

    UNIX操作系统中,把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成组链接。每100个空闲块为一组,最后不足100块的那部分磁盘物理块号及块数记入()中。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单空闲块链接法如何实现存储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UNIX系统的磁盘存储空闲块管理方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空闲块链接法的分类。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若采用位示图法进行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当要删去某个文件,归还存储空间时,可以根据归还块的物理地址计算出相应的(),并由此推算出它在位示图中的对应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对于采用链接结构的文件ABC,假设文件目录已经读入主存储器,且每个磁盘块可以放置该文件的3个记录。目前3号磁盘块放置了该文件的O、1、2号记录,5号磁盘块放置了3、4、5号记录,9号磁盘块放置了6和7号记录。若要在3和4号记录之间插入3a号记录,则完成此操作需要至少启动磁盘()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确定磁盘存储空间的位置的参数包括()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磁盘存储空间的位置都可以由()等参数共同决定。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当采用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技术时,若磁盘上每个存储块可以存放用户的10个逻辑记录,用户的0-9记录放在磁盘的第0号存储块,用户的10-19号记录放在磁盘的第l号存储块。假设主存储器中的成组和分解缓冲区大小与磁盘存储块大小相等,读入或写出一块存储块需时间T,从缓冲区取出或向缓存区写入一个逻辑记录需时间t,处理一个逻辑记录的时间为p。那么,当用户程序需要读出7-12号逻辑记录,并对其中的每一个逻辑记录分别进行处理后写回原来的磁盘块,若不采用设备管理中的缓冲技术,至少需要的时间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