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学类02323《操作系统概论》
(填空题)

当采用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技术时,若磁盘上每个存储块可以存放用户的10个逻辑记录,用户的0-9记录放在磁盘的第0号存储块,用户的10-19号记录放在磁盘的第l号存储块。假设主存储器中的成组和分解缓冲区大小与磁盘存储块大小相等,读入或写出一块存储块需时间T,从缓冲区取出或向缓存区写入一个逻辑记录需时间t,处理一个逻辑记录的时间为p。那么,当用户程序需要读出7-12号逻辑记录,并对其中的每一个逻辑记录分别进行处理后写回原来的磁盘块,若不采用设备管理中的缓冲技术,至少需要的时间是()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采用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是为了()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假设每个磁盘存储块中可以存放某文件的10个记录,记录的编号从0开始,主存中用于记录的成组和分解的缓冲区的大小与磁盘存储块的大小相等。如果有个使用该文件的用户程序在自己的内存空间中分别设置了“读记录工作区”和“写记录工作区”,每个工作区的大小均相当于一个记录的大小。若依次进行写记录11、读记录15、写记录1、读记录3、写记录17五步操作,如果在操作前主存缓冲区是空的,那么要完成这些操作需要启动磁盘读或写的次数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记录的成组和分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用户程序需要读出记录式文件中的一个记录时,该程序只知道该文件的路径名和要读出记录的记录号。若这个文件采用索引存储结构,请说明如何根据该文件的路径名和要读出记录的记录号得到该记录的磁盘物理地址的。(提示:从打开文件时的有关操作说起)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果用户程序的工作是读入一个数据段,处理之,再读入下一段,再处理之……,直到n个数据段全部处理完毕。设数据段的长度与磁盘块的长度相等。若磁盘管理采用单缓冲技术,缓冲器的长度也和磁盘块的长度相等;若磁盘管理采用双缓冲技术,每个缓冲区的长度与磁盘块相等(即总长为2个磁盘块)。请分别描述采用这两种技术时,“磁盘读入/数据从缓冲区移入用户区/用户处理”这3种操作步骤如何并行。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在单道程序的环境中,同时采用磁盘的移臂调度技术和信息的优化分布技术,不能够降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对于管理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链接法,有单块链接和成组链接两种方案。两者相比,前者的效率低于后者。请解释造成两者效率不同的原因。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对于采用链接结构的文件ABC,假设文件目录已经读入主存储器,且每个磁盘块可以放置该文件的3个记录。目前3号磁盘块放置了该文件的O、1、2号记录,5号磁盘块放置了3、4、5号记录,9号磁盘块放置了6和7号记录。若要在3和4号记录之间插入3a号记录,则完成此操作需要至少启动磁盘()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若采用位示图法进行磁盘存储空间的分配,当要删去某个文件,归还存储空间时,可以根据归还块的物理地址计算出相应的(),并由此推算出它在位示图中的对应位。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