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我执法执,此二执在佛学书籍常常看到。意义如何?

正确答案

人身四大假合,并非主体,坚固执著此身是我本体,名曰‘我执’。诸法因缘生,或因用而假设,固执为实,名曰法执。兹恐初机生有误会,单将‘法执’设喻解之。身有病须药医之,心有蔽须法除之。若病愈再药,药即成病;蔽除再法,法即为蔽。但我辈初机,心蔽正厚,亦正需法之时,切不可借口‘法执’,无惭无愧,懈怠放逸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有关佛学佛经上之专门名词的解释,我国有否此类书籍或辞典,以供一般初习佛学者之参考,使不易懂的梵语由译成中文,而得知其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成佛是否要打破我法二执,什么宗即不我见,自身即佛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晚皈依三宝已十月于兹,因学识浅陋,佛学不易入门,未知应阅读何类书籍较为适宜?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末学志在弘法度世,无奈学识浅显,又不知研究佛学从何著手?如何研究?手下又无很多或适当的佛学书籍,未知如何是好?(禅净仅可自修,弘扬亦需先有研究)。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诸行无常,万法无我。此二句意义如何解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净土要‘信’,参禅要‘疑’,如‘烦恼即菩提’,又叫‘念佛生极乐世界’,佛又说:‘要常住地狱,并庄严地狱’。这些相对矛盾话,在佛学书籍里易于使初学者迷惑,祈解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学上说有鬼。常人(我在内)闻鬼则心惊而胆寒,此种心理若是先天俱来,则应做何法以免此恐惧之心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甲乙二友系初学上司,两位均通释道儒,而甲一闻正法则习净发菩提心,年来日见精进。而乙佛理虽较通彻,工余谈及佛学,辩才豪爽,而赞佛法,结论仍不信有净土,感应,轮回等,似此单识理可有办法拨开执尘,使其归入明行足同登莲邦,祈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三界的众生那么多,每个众生的习气爱好都不同,而我只有一个,应该如何将他们全部执为我所呢?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