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其他考试知识竞赛其他知识竞赛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2005年6月18日下午17:15分,SZ卫生局接S县卫生局电话和传真报告,6月17日晚23时15分S县疾控中心接到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报告,上午8时30分至10时30分,D防保所对镇上水刘小学的105名学生进行了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有26名小学生接种后,出现头晕、胸闷、恶心、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
刘某某,女,12岁,4年级学生,于6月17日上午10时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后2~3分钟即出现头晕、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接种人员当即令其休息,注射肾上腺素处理,未见明显好转,即转入第三人民医院治疗。
7日中午12时发现病人6例,晚10时增加至23例,其中两例转入县人民医院治疗。
18日上午又出现3例,累计26例。其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14岁,18日上午有2例出院。
S县已成立指挥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立即停止该批次疫苗的预防接种;对出现异常反应的26名接受疫苗的接种者已被安排到S县人民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简答题
1

问题1:类似事件应该如何报告和处理? 问题2:何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问题3:甲肝疫苗有哪些接种反应?

正确答案

问题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
处理时,可遵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接种工作规范》和《疫苗接种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问题2、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
第四十条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条下列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问题3、
接种甲肝疫苗后出现;过敏性紫癜;注射部位表面出现糜烂、并有少量黄色渗出液;注射后出现全身荨麻疹;注射后5分钟出现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胃肠道反应;偶合其他疾病死亡;群体性癔病反应等都有报道。
甲肝疫苗禁忌症包括:正在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发热、体温超过37.5℃;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过敏性体质;孕妇。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1993年8月25日17时15分,老校长林兆麟病逝,其终年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94年6月17—18日,中共湖南大学()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动员和鼓舞全校师生向“211工程”迈进的大会。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05年11月2日下午,省委常委、校党委书记龙超云先后到()调研,了解独立学院的办学情况。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05年10月21日下午,贵州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家论证会在()行政二楼会议室举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原告广东省肇庆化工厂(以下简称化工厂)坐落在肇庆市端州区西郊龟顶山脚。2002年6月29日,肇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下称监测站)对该厂界噪声进行监测,经测定,该化工厂的厂界噪声,昼间为75分贝,夜间为72分贝,并于2002年8月17日发出检验报告。肇庆市环保局(下称环保局)根据此监测结果,依照相关规定,向化工厂发出了《关于限期办理噪声超标准排污费手续的通知》,要求该化工厂办理有关噪声超标准排污费的手续,若对监测结果有意见,可以书面形式提出重测。此后,化工厂以对原监测结果有异议,于2005年2月25日书面向该环保局提出重测要求。同年4月15日监测站经化工厂同意,再次对该厂厂界噪声进行监测,监测地点及采用仪器都与第一次监测的相同,符合监测条件。结果是化工厂的厂界噪声日间为75分贝,超过工业区标准10分贝,夜间为72分贝,超过工业区标准17分贝,并于5月11日发出检验报告。环保局根据这一结果,以肇环字[2005]17号文向化工厂发出《关于限期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通知》,要求其在2005年5月30日前缴交10个月(即2004年7月至2005年4月)的超标准噪声排污费人民币24000元。化工厂接到通知后,于2005年5月28曰缴交了人民币12000元,余下的12000元未缴。环保局多次向其催交未果,遂于2005年6月30日对其作出肇环罚书字[2005]第1号《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1)须在2005年7月8日前如数交清所欠噪声超标准排污费人民币12000元,滞纳金人民币360元,并处以罚款人民币3000元;(2)如在期限内尚未缴清上述款项,除继续累计滞纳金外,依法给予警告,并将其违法行为通报。该化工厂不服该处罚规定,以环保局为被告,于2005年7月15日向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原告广东省肇庆化工厂(以下简称化工厂)坐落在肇庆市端州区西郊龟顶山脚。2002年6月29日,肇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下称监测站)对该厂界噪声进行监测,经测定,该化工厂的厂界噪声,昼间为75分贝,夜间为72分贝,并于2002年8月17日发出检验报告。肇庆市环保局(下称环保局)根据此监测结果,依照相关规定,向化工厂发出了《关于限期办理噪声超标准排污费手续的通知》,要求该化工厂办理有关噪声超标准排污费的手续,若对监测结果有意见,可以书面形式提出重测。此后,化工厂以对原监测结果有异议,于2005年2月25日书面向该环保局提出重测要求。同年4月15日监测站经化工厂同意,再次对该厂厂界噪声进行监测,监测地点及采用仪器都与第一次监测的相同,符合监测条件。结果是化工厂的厂界噪声日间为75分贝,超过工业区标准10分贝,夜间为72分贝,超过工业区标准17分贝,并于5月11日发出检验报告。环保局根据这一结果,以肇环字[2005]17号文向化工厂发出《关于限期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通知》,要求其在2005年5月30日前缴交10个月(即2004年7月至2005年4月)的超标准噪声排污费人民币24000元。化工厂接到通知后,于2005年5月28曰缴交了人民币12000元,余下的12000元未缴。环保局多次向其催交未果,遂于2005年6月30日对其作出肇环罚书字[2005]第1号《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1)须在2005年7月8日前如数交清所欠噪声超标准排污费人民币12000元,滞纳金人民币360元,并处以罚款人民币3000元;(2)如在期限内尚未缴清上述款项,除继续累计滞纳金外,依法给予警告,并将其违法行为通报。该化工厂不服该处罚规定,以环保局为被告,于2005年7月15日向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2005年10月24日下午,贵州大学首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在花溪北校区大礼堂隆重开幕,()也同时成立。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2年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每年引进分账片在原来20部的基础上再增加()部,票房分账由原来的17.5%提高到()。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