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什么是菩萨戒?

正确答案

菩萨戒是大乘菩萨所要受持的一种戒律。
菩萨戒归纳起来有三条。
第一、律仪戒——防止自己心性堕落,僧人有僧人的戒,居士有居士的戒。
第二、摄善法戒——修善法,就是修佛道。
第三、利益众生戒。
前面的律仪戒和摄善法戒以修心为主,后面以利益众生为主,凡是利益众生,为众生服务的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供养佛菩萨和供养众生,哪一个功德更大呢?我认为供养众生更重要。因为佛不需要供养,我们供养佛,只是为了圆满自己的功德。佛已经圓满了,不需要我们来供养。而缺吃、缺穿、缺住的众生,才更需要帮助。
藏传佛教以往有这样的习惯,有钱就把钱往寺庙送,把寺庙盖得金碧辉煌,从文化角度看,虽然这也是好事,但假如我们同时也拿一些钱来供养有需要的众生,能够办学校、医院、养老院等慈善事业,让众生也获得好处,相信佛菩萨一定会更满意。
众生如同是菩萨的子女,你对他的子女好,自然能获取父母的欢心。我们若能救苦救难,佛菩萨是一定会满意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犯了菩萨根本戒以后,是否像违犯小乘别解脱戒那样不能恢复?对此,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各有什么观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果毁犯了菩萨戒,还净的方法是什么?无著菩萨和龙猛菩萨各自的观点有什么差别?你如果犯了,会用什么方法还净?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按照本论的观点,仅发愿要利益众生,是否就已经得到了菩萨戒?如果不是的话,那在什么情况下才得菩萨戒?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我们应在什么样的上师面前受菩萨戒?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菩萨戒明明有十八条,为什么《虚空藏经》中只说有十四条?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果你已经受过菩萨戒,当别人无端轻视、毁谤你,你会怎么样?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认为:“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即使犯了根本戒也可以重受,所以犯了也不要紧,忏悔再受就行了。”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寂天菩萨一再强调除了护心以外,其他的善行意义不大,这是否意味着受持别解脱戒没有用?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以后,看到某众生特别恶劣就生起厌离心,发誓今后决不度这个众生,这属于什么样的发心?其后果如何?为什么?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