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揭示了“愤”是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力。作家“愤”而著书,创作动力在于内心的“愤”情。这种动力具有极大的心理能量,因为“愤”常常是由于作家强烈的愿望受压抑而产生的,这种感情十分强烈
其二,以“愤”为创作动力,其作品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质量。因为精神意志脆弱者,信念理想卑微者,道德人格低下者,只会逆来顺受,在逆境中消沉,精神世界永远迸发不出任何灿烂的思想火花,永远不会产生“愤”情。
其三,“发愤著书”说具有与儒家“温柔敦厚”说、“中和”之美说等完全不同的美学品格。作家“发愤著书”,包含着对进步社会理想的强烈追求和对反动势力的极度愤恨,“发愤”之作与“温柔敦厚”、 “谲谏” “中和”之作格格不入,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读者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和鼓舞力量。
(简答题)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价值。 “发愤著书”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试析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简答题)
简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和影响。
(简答题)
论述发愤著书说的基本内涵及理论意义是什么?
(简答题)
试比较韩愈不平则鸣说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异同。
(填空题)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论。
(填空题)
李贽认为:《水解传》者,()也。将之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传统联系起来,给予它与正统诗文同等的地位。
(简答题)
论述曹丕文气说的理论内涵及历史价值。
(填空题)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之论,在《送孟东野序》中则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提出了“()”论.
(名词解析)
发愤著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