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

[教学设计题]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材料二某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三某版化学必修2教材"化学键"内容。 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然而,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那么,元素的原子通过什么作用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物质呢? 一、离子键 【实验1-2】 取一块绿豆粒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如图1-10),观察现象。 思考与交流 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要求: (1)回答材料三"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1和问题2。 (2)完成"离子键"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设计】
(1)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于化合物氯化钠。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离子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知道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并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阅读、讨论、练习、探究等
(三)教学过程
【视频引入】播放视频,强调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而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却有数千万种,那么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呢?这是我们本节书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1-2,学生注意观察并归纳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填在学案上的表格一中。
【板书】
【设问】从宏观上看,钠和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如若从微观的角度,又应该怎样理解上述反应呢?
【探究】NaCl的形成过程,讨论完成下列表格:
【过渡】既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非常稳定,那么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就是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1.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交流讨论】A.离子键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B.形成离子键的微粒是什么?
C.离子键的成键本质是什么?
【强调】成键的原因:得、失电子成为阴阳离子
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成键的本质:静电作用(吸引和排斥)
【课件演示】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NaCl的形成过程,让抽象变得直观。
【讨论】Na+、Cl-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只存在阴阳离子间的吸引力吗?
【强调】Na+、Cl-之间存在着:阴、阳离子间的吸引、原子核间的排斥、电子之间的排斥,因此静电作用既包括静电吸引又有静电排斥。
【归纳】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离子键。
【过渡】离子键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那什么是离子化合物呢?
【板书】2.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列举如NaOH、KOH、CaO、MgO、NaO、NaS、MgCl、KI等离子化合物。
【讨论】离子化合物包含哪些物质类别呢?形成离子键的元素有哪些?
【归纳】离子化合物所属类别:强碱、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大部分盐
形成离子键的元素:活泼的金属元素(ⅠA,ⅡA.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ⅥA,ⅦA.
【强调】酸不是离子化合物。
【过渡】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分析化学反应实质的方便,我们引进了只表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一种式子--电子式。
【板书】3.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强调】元素符号周围标最外层电子数
【阅读】课本21页资料卡片,理解Na、Cl、Mg、S原子电子式的写法。
【讲解】阴阳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方法。
【练习】写出钙离子、氟离子、氧离子的电子式。
【投影】将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展示于投影上,由其他同学纠正。
【过渡】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地用电子式来表示出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板书】
【练习】1.完成投影上的选择题。
2.请大家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KF、NaO、CaCl的形成过程。
【投影】将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展示于投影上,由其他同学纠正。
通过纠错,得出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强调】注意事项:(1)离子须标明电荷数;
(2)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
(4)不能把"→"写成"=":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方向不能错);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完成学案上的练习。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标准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运动的描述。问题:(1)简述速度的定义。(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速度”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学习完幻灯片制作后,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以“自我展示”为主题制作一个演示文稿。下课之前老师让学生展示作品,有几个学生展示完后,钱老师大发雷霆:“就几张照片就完了?我们学过的动画设计,版式设计哪去了?这种幻灯片和Word又有什么区别?你们能不能有点创意?”学生们感到很奇怪,纷纷嘀咕:“你又没规定要求。问题: (1)从教学评价的角度看,学生作品不符合教师要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明确如何制作好作品?请给出你的改进方案。 (3)结合上面材料分析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介绍完相互联系的水体后,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循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介绍完相互联系的水体后,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循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介绍完相互联系的水体后,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循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在学习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之后,老师专门留出两节课来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明星”为主题制作一件多媒体作品。下课之前王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几位学生展示完成后王老师大发雷霆:“怎么都是放几张网上下载的图片就了事了,我们学过的音频、视频制作知识哪儿去了?界面布局、导航完全没有用心设计……每个人的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一点创新……”,学生们感到莫名其妙,暗自唠叨:“你又没说做成什么样!”……请根据上面的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从教学评价的角度看,学生作品不符合教师要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得学生更加明确如何制作好作品?请给出你的改进方案。 (3)结合上面材料分析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写作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勤奋工作是树立教师威信的第一要素。天道酬勤,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完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勤于工作,乐于奉献,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请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条件,设计一节45分钟的田径课教学,要求包括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高一(2)班,共40人。教学条件:接力棒20个,田径场一块。教学内容: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