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类00383《学前教育学》
(简答题)

如何正确理解学前教育目标?

正确答案

(1)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①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②智育目标。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意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③德育目标。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④美育目标。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
(2)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①处理好体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对象是6岁以前的儿童,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期,身体各器官正在快速成长,身高、体重不断增加,神经系统成长加快,其身心发展速率是人生中最快的一个阶段。同时学前儿童又处于身体柔弱,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都较弱的时期,因此坚持以学前儿童身体为重’.保护、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②处理好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近数十年以来,众多理论研究证明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在重视智育的同时也要强调幼儿品德的培养。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早期养成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也会大大促进幼儿智力的进步。
③处理好知识和智力的关系。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对智力的理解仍然存在着偏差。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人的智力是由七种能力组成的,它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或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因此,在进行智力教育的时候,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幼儿能力的培养。
④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但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不等于对全体儿童进行同一标准的教育。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年龄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身心特征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应该说,每一个幼儿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根据儿童个人潜能和特性在体智德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全面发展,也就是在“面面俱到”中做到“重点突出”,因人而异,因材而就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个人潜能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展现,这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社会、家长和幼教从业人员都应该认真加以理解,使每个儿童能够在教育的影响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你如何理解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这一角色?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9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学前教育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上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学前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制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是()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学前教育目标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