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行易”说一反已延续了几千年的“知易行难”的传统命题,它是孙中山为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孙中山认为,传统的“知易行难”思想,一方面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孙中山由知难导出永不知;行既在知后,不知也就不可能有行。另一方面,孙中山提出,“知易行难”是革命党人思想上的大敌。因为“知易”,使人轻视革命理论的作用;而“行难”,则使人不能在困难面前坚持斗争。中国革命之所以多次失败,就是因为革命党人思想上受了“知易行难”说的毒害造成的。
孙中山提出了知难行易的新学说。人类对许多事情很早以前就会做,只是一直不知其中的道理,不能给以理论的说明。故其事易,其道难也。知识是在长期的实践即行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事实上,人类“以行而求知”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后人接受前人的知识,在形式上是容易的。结合知识得来的全过程来看其难易,而这就必然得出知难行易的结论。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虽然在理论上难以得到确切的证明,但他对中国人以新的角度来审视知行问题,起了良好的先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