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司法卷四
(多选题)

下列哪些行为触犯诈骗罪(不考虑数额)?()

A甲对李某家的保姆说:“李某现在使用的手提电脑是我的,你还给我吧。”保姆信以为真,将电脑交给甲

B甲对持有外币的乙说:“你手上拿的是假币,得扔掉,否则要坐牢。”乙将外币扔掉,甲乘机将外币捡走

C甲为灾民募捐,一般人捐款几百元。富商经过募捐地点时,甲称:“不少人都捐一、二万元,您多捐点吧。”富商信以为真,捐款2万元

D乙窃取摩托车,准备骑走。甲觉其可疑,装成摩托车主人的样子说:“你想把我的车骑走啊?”乙弃车逃走,甲将摩托车据为己有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关于A项。三角诈骗,是指被骗人与被害人不是同一人的诈骗行为。在三角诈骗中,如果被骗人具有处分被害人财产的权限或地位,成立诈骗罪的直接正犯,否则,将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本案中,甲是犯罪人,保姆是被骗人,主人李某是被害人,保姆具有处分主人李某财产的权限或地位,对甲应认定为诈骗罪的直接正犯,即实行犯。因此,A项正确,当选。
关于B项。诈骗罪的成立,要求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处分财产,不限于民法意义上的处分财产(即不限于所有权权能之一的处分),而意味着将被害人的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者占有,或者说使行为人或者第三者取得被害人的财产。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承诺免除行为人的债务等。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据此,本案中甲的行为成立诈骗罪。因此,B项当选。
关于C项。根据命题人的观点,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导致受骗者就所交付财产的用途、财产的接受者存在法益关系的认识错误时,即使受骗者没有期待相当给付,也应认为存在财产损失,行为人的行为成立诈骗罪。例如,声称将募捐的钱交给灾民,但实际上将募捐的钱占为己有的,成立诈骗罪。但本案不符合上述情形,故不构成诈骗罪。此外,从犯罪目的来看,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本案中的甲并无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诈骗罪。因此,C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D项。诈骗罪的被害人系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物,敲诈勒索罪的被害人系基于恐惧心理而处分财物。因此,被害人基于何种原因而处分财物,是区分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一大关键。如果行为人仅仅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处分财产,但没有产生恐惧心理的,只能认定为诈骗罪。本案中的甲仅仅实施了欺骗行为,乙处分了摩托车系基于受骗而非基于恐惧心理,对甲应认定为诈骗罪。因此,D项正确,当选。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盗窃罪(不考虑数额)?()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关于法条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关于渎职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关于贿赂犯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哪项法律不属于宪法相关法()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问责制的概念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