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题干)

本题共计 3 个问题

上海某电子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总经理王总决定参加应届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经过面试,最终21人被录取,其中14个是外地大学毕业生,7个是本地大学毕业生。 
在签约前,王总说:“员工是公司的主人,大家彼此间是平等的,我将把大家当成朋友看待,大家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我将大胆创新,打破常规的用人机制,凡在本公司工作一年以上,在业绩得到认可的情况下,都有机会晋升为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时,由于你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较少,所以公司给你们进行较大力度的培训投资。当然,由于本公司刚刚成立,经济有限,所以我希望年青人与公司同甘共苦。在第一年内本公司还无力提供给你们住房,但以后本公司会考虑给你们补发一些房贴。第一年工资前6个月工资为2000元,后6个月为2500元,但两年以后,我相信你们肯定可拿到5000元以上。” 
说完,当时7个上海本地的大学毕业生离开会场,放弃了签约。半个月后,14个外地大学中竟然有12个学生集体辞职。王总傻了,为什么这些学生不能与企业同甘共苦呢?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多选题
1

你认为大学生离职的主要原因是()

A薪酬水平偏低

B缺乏晋升机会

C企业内员工关系紧张

D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

E无法解决住房等福利问题

正确答案

A,E

答案解析

多选题
2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你认为大学生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无法满足他们的哪些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多选题
3

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分析,你认为王总的讲话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哪些?()

A工资

B升迁的成就感

C责任感

D认可

E住房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上海某电子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总经理王总决定参加应届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经过面试,最终21人被录取,其中14个是外地大学毕业生,7个是本地大学毕业生。  在签约前,王总说:“员工是公司的主人,大家彼此间是平等的,我将把大家当成朋友看待,大家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我将大胆创新,打破常规的用人机制,凡在本公司工作一年以上,在业绩得到认可的情况下,都有机会晋升为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时,由于你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较少,所以公司给你们进行较大力度的培训投资。当然,由于本公司刚刚成立,经济有限,所以我希望年青人与公司同甘共苦。在第一年内本公司还无力提供给你们住房,但以后本公司会考虑给你们补发一些房贴。第一年工资前6个月工资为2000元,后6个月为2500元,但两年以后,我相信你们肯定可拿到5000元以上。”  说完,当时7个上海本地的大学毕业生离开会场,放弃了签约。半个月后,14个外地大学中竟然有12个学生集体辞职。王总傻了,为什么这些学生不能与企业同甘共苦呢?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分析,你认为王总的讲话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哪些?()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上海某电子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总经理王总决定参加应届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经过面试,最终21人被录取,其中14个是外地大学毕业生,7个是本地大学毕业生。  在签约前,王总说:“员工是公司的主人,大家彼此间是平等的,我将把大家当成朋友看待,大家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我将大胆创新,打破常规的用人机制,凡在本公司工作一年以上,在业绩得到认可的情况下,都有机会晋升为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时,由于你们都是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较少,所以公司给你们进行较大力度的培训投资。当然,由于本公司刚刚成立,经济有限,所以我希望年青人与公司同甘共苦。在第一年内本公司还无力提供给你们住房,但以后本公司会考虑给你们补发一些房贴。第一年工资前6个月工资为2000元,后6个月为2500元,但两年以后,我相信你们肯定可拿到5000元以上。”  说完,当时7个上海本地的大学毕业生离开会场,放弃了签约。半个月后,14个外地大学中竟然有12个学生集体辞职。王总傻了,为什么这些学生不能与企业同甘共苦呢?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你认为大学生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无法满足他们的哪些需要?()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ABC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上海刚成立三年、发展迅速的中美合资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为主,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2011年初始,ABC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的经理刘云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张丽叫到办公室,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最后,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开始一系列工作,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设计两个方案:一是在本企业内部招聘,另一个方案为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公开进行社会招聘。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认为公司处于成长期,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充分利用任何一个宣传企业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内容如下: 您的就业机会在ABC化学有限公司  1个职位:发展迅速的新型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 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的协调工作 抓住机会!充满信心!  请把简历寄到:ABC公司   人力资源部   收  在一周内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1200多封简历,经筛选后,留下5人。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刘云的办公室,将此5人的交给简历了刘云,并让王荣直接约见面试。部门经理刘云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高轶和王荣中做选择。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  高轶,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有6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  王荣,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有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单主管的评价资料很少,有国家级人力资源中级资格证书,可录用。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高轶和王荣的基本资料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荣的招聘简历中,没有以前就职公司主管的任何评价资料。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高轶在静待佳音;而王荣打过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在生产部门经理刘云在反复考虑后,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张丽商谈录用任选问题。张丽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刘云:“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荣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即便如此,我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  张丽说:“很好,刘经理,显然你我对王荣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虽然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刘云:“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最后决定录用王荣。  王荣来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大家发现王荣的工作不如期望得好,工作态度比较消极,甚至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指定的工作。然而,王荣也觉得很委屈: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面试时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谈好的薪酬待遇在进入公司后也有所减少,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工作的依据。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ABC公司了解到上一个公司的主管对王荣的评价资料太少,但最终还是决定录用王荣,由此可以看出ABC公司在招聘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ABC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上海刚成立三年、发展迅速的中美合资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为主,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2011年初始,ABC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的经理刘云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张丽叫到办公室,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最后,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开始一系列工作,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设计两个方案:一是在本企业内部招聘,另一个方案为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公开进行社会招聘。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认为公司处于成长期,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充分利用任何一个宣传企业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内容如下: 您的就业机会在ABC化学有限公司  1个职位:发展迅速的新型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 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的协调工作 抓住机会!充满信心!  请把简历寄到:ABC公司   人力资源部   收  在一周内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1200多封简历,经筛选后,留下5人。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刘云的办公室,将此5人的交给简历了刘云,并让王荣直接约见面试。部门经理刘云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高轶和王荣中做选择。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  高轶,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有6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  王荣,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有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单主管的评价资料很少,有国家级人力资源中级资格证书,可录用。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高轶和王荣的基本资料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荣的招聘简历中,没有以前就职公司主管的任何评价资料。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高轶在静待佳音;而王荣打过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在生产部门经理刘云在反复考虑后,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张丽商谈录用任选问题。张丽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刘云:“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荣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即便如此,我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  张丽说:“很好,刘经理,显然你我对王荣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虽然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刘云:“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最后决定录用王荣。  王荣来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大家发现王荣的工作不如期望得好,工作态度比较消极,甚至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指定的工作。然而,王荣也觉得很委屈: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面试时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谈好的薪酬待遇在进入公司后也有所减少,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工作的依据。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ABC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上海刚成立三年、发展迅速的中美合资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为主,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2011年初始,ABC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的经理刘云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张丽叫到办公室,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最后,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开始一系列工作,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设计两个方案:一是在本企业内部招聘,另一个方案为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公开进行社会招聘。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认为公司处于成长期,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充分利用任何一个宣传企业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内容如下: 您的就业机会在ABC化学有限公司  1个职位:发展迅速的新型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 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的协调工作 抓住机会!充满信心!  请把简历寄到:ABC公司   人力资源部   收  在一周内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1200多封简历,经筛选后,留下5人。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刘云的办公室,将此5人的交给简历了刘云,并让王荣直接约见面试。部门经理刘云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高轶和王荣中做选择。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  高轶,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有6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  王荣,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有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单主管的评价资料很少,有国家级人力资源中级资格证书,可录用。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高轶和王荣的基本资料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荣的招聘简历中,没有以前就职公司主管的任何评价资料。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高轶在静待佳音;而王荣打过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在生产部门经理刘云在反复考虑后,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张丽商谈录用任选问题。张丽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刘云:“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荣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即便如此,我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  张丽说:“很好,刘经理,显然你我对王荣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虽然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刘云:“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最后决定录用王荣。  王荣来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大家发现王荣的工作不如期望得好,工作态度比较消极,甚至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指定的工作。然而,王荣也觉得很委屈: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面试时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谈好的薪酬待遇在进入公司后也有所减少,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工作的依据。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ABC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上海刚成立三年、发展迅速的中美合资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为主,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2011年初始,ABC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的经理刘云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张丽叫到办公室,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最后,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开始一系列工作,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设计两个方案:一是在本企业内部招聘,另一个方案为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公开进行社会招聘。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认为公司处于成长期,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充分利用任何一个宣传企业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内容如下: 您的就业机会在ABC化学有限公司  1个职位:发展迅速的新型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 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的协调工作 抓住机会!充满信心!  请把简历寄到:ABC公司   人力资源部   收  在一周内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1200多封简历,经筛选后,留下5人。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刘云的办公室,将此5人的交给简历了刘云,并让王荣直接约见面试。部门经理刘云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高轶和王荣中做选择。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  高轶,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有6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  王荣,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岁,有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单主管的评价资料很少,有国家级人力资源中级资格证书,可录用。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高轶和王荣的基本资料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荣的招聘简历中,没有以前就职公司主管的任何评价资料。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高轶在静待佳音;而王荣打过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丽,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  在生产部门经理刘云在反复考虑后,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张丽商谈录用任选问题。张丽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刘云:“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荣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即便如此,我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  张丽说:“很好,刘经理,显然你我对王荣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虽然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刘云:“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最后决定录用王荣。  王荣来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大家发现王荣的工作不如期望得好,工作态度比较消极,甚至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指定的工作。然而,王荣也觉得很委屈: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面试时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谈好的薪酬待遇在进入公司后也有所减少,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工作的依据。  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