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教师发展的“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在性质与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2)从性质上来说,“补缺”模式所代表的是一种“培训”模式的教师发展,教师是发展的客体,而“成长”模式则强调教师对自身教学的持续性探究,教师是发展的主体。
(3)从形式上来说,“补缺”模式一般为正规化、“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而“成长”模式则主要是一些非正式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二者分歧的要害还是在于教师是发展的主体还是客体的问题。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单选题)
休伯曼等人论述了教师发展领域里“补缺”模式与“成长”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对立。以下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成长”模式的特征()
(简答题)
试比较休伯曼等人提出的教师发展的“补缺”模式和“成长”模式。
(判断题)
休伯曼和古斯基提出的教师发展的“补缺”模式将教师看作被发展的客体。
(判断题)
休伯曼和古斯基提出的教师发展的“补缺”模式只具有历史价值而毫无现实意义。
(单选题)
美国学者瓦利总结出五种反思模式,如果教师以一个关怀者而非信息或知识的施与者的身份出现,其反思较少地关心学生在学业考试中的成绩,而更多地关注学生成长,则这种反思属于()
(简答题)
简要说明科瑟根(Korthagen)提出的ALACT教师反思模式。
(简答题)
以下是上海某中学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教师发展连环制度:对职初教师的适应性发展,主要通过“师傅带教的新手成长制”,以师徒结对的传统方式,让新手的教学知识有效转化为教学能力,促进经验的快速形成;经验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专家介入的教育视导制”,由校内本学科资深教师组团进入课堂视察、引导,贴近观察并严加剖析,不断提炼经验,促使其较快成长为学科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则通过“名师引领的合作伙伴制”,由校内外知名教师跨学科组团实施合作互动,平等切磋,对课例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究,强调反思的作用,促成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自主完善的项目研修制”,学校引导他们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系统研究教育教学问题,自行物色专业理论导师,实行自主研修、自主完善,要求出经验、出理论、出思想,并积极争取成为区级名优教师。 教师交流考察制度:学校倡导走出去、请进来的校本研修方式,为教师教育科研创设良好的交流平台。建立教师交流考察制度,有计划地安排相关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同时邀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我校讲学。继续完善对外教学开放日制度,邀请区内外同行、专家来校参加专题研讨活动,畅通交流渠道。适当安排教师储备,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教师学术交流的正常进行。 教师专业扶持制度:对区级层面和校级层面的项目工作室进行指导与管理,及时总结项目研究成果,对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经验、方法进行必要论证,成果一经鉴定通过,应逐步予以推广。鼓励项目工作室之间的交叉渗透,拓宽研究领域。可适当聘请校外专家指导工作室开展工作,争取早出成果。 教师课堂磨炼制度:以专业引领与行为跟进为关键的“行动教育”模式为教师课堂磨炼的主要方法,并形成制度。 教师“对话”研修制度:让教师学会与文本对话——研究教材及各类教学资源,善于汲取,敢于质疑;与他人对话——审视并探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学会欣赏普通人的成果;与专家对话——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体会与专家的理论作对接辨析,寻求理念的支撑与引领,获得专业认知的提升;与自己对话——通过专业日记记录教学体验,常反思促提高,在不断否定自我中完善自我。
(简答题)
以下是上海某中学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教师发展连环制度:对职初教师的适应性发展,主要通过“师傅带教的新手成长制”,以师徒结对的传统方式,让新手的教学知识有效转化为教学能力,促进经验的快速形成;经验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专家介入的教育视导制”,由校内本学科资深教师组团进入课堂视察、引导,贴近观察并严加剖析,不断提炼经验,促使其较快成长为学科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则通过“名师引领的合作伙伴制”,由校内外知名教师跨学科组团实施合作互动,平等切磋,对课例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究,强调反思的作用,促成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自主完善的项目研修制”,学校引导他们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系统研究教育教学问题,自行物色专业理论导师,实行自主研修、自主完善,要求出经验、出理论、出思想,并积极争取成为区级名优教师。 教师交流考察制度:学校倡导走出去、请进来的校本研修方式,为教师教育科研创设良好的交流平台。建立教师交流考察制度,有计划地安排相关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同时邀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我校讲学。继续完善对外教学开放日制度,邀请区内外同行、专家来校参加专题研讨活动,畅通交流渠道。适当安排教师储备,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教师学术交流的正常进行。 教师专业扶持制度:对区级层面和校级层面的项目工作室进行指导与管理,及时总结项目研究成果,对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经验、方法进行必要论证,成果一经鉴定通过,应逐步予以推广。鼓励项目工作室之间的交叉渗透,拓宽研究领域。可适当聘请校外专家指导工作室开展工作,争取早出成果。 教师课堂磨炼制度:以专业引领与行为跟进为关键的“行动教育”模式为教师课堂磨炼的主要方法,并形成制度。 教师“对话”研修制度:让教师学会与文本对话——研究教材及各类教学资源,善于汲取,敢于质疑;与他人对话——审视并探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学会欣赏普通人的成果;与专家对话——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体会与专家的理论作对接辨析,寻求理念的支撑与引领,获得专业认知的提升;与自己对话——通过专业日记记录教学体验,常反思促提高,在不断否定自我中完善自我。
(填空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对话与互动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