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电大国家开放大学《乡村社会学》
(简答题)

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评述依附理论。

正确答案

依附理论是一些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它是关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一种解释。
阿根廷学者普雷毕什于20世纪40年代末就提出他的发展理论。他认为,世界是一个经济体系,它由核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边陲(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前者通过不公正的贸易剥削后者,是导致后者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另一位学者弗兰克把普雷毕什的“核心”称为宗主,把“边陲”叫做“卫星”。他认为,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宗主----卫星”关系不仅存在于世界层次,即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每个卫星国内部。
不发达国家有如下经济和社会特征:其生产部门的兴衰以核心国的兴趣和需要为转移,核心国感兴趣和需要的部门比较繁荣,反之则萧条;经济上呈“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门是核心国经济的延伸,与核心国经济联系不密切的部门相当落后;与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不发达国家呈明显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中的富裕社会与农村中的贫穷社会并立共存;在国际贸易上,依附型不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等等。
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应当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阻止西方贸易、技术、跨国公司、教育与思想的侵入,自力更生。
依附理论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承担责任,发展中国家要现代化必须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联系乡村实际谈一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及内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实际研究乡村并作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依附理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联系我国现实,深入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其实现的途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社会是一个经济体系,它由核心和边陲构成,核心国在经济上剥削边陲国,这种理论属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我国乡村生活方式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的主要途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乡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有()。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乡村经济组织发展经过的历史阶段有()。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