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刚进人大学的一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还残留有“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心理特征。由于青年初期独立性的不完全,依赖性往往以留恋家庭、长辈和中学环境等表现出来;由于盲目地憧憬未来,容易随心所欲地把生活理想化;由于摆不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位置,盲目自信,很可能变得自我膨胀或自暴自弃。一旦遇到大学生活不是“理想”中的现实,就会引起复杂的心理矛盾。其主要表现有:
1.自豪感与自卑感的交织:当前能够考入大学的是少数。这样有幸升人大学的新生往往以“时代的宠儿”、“竞争的胜利者”的姿态出现,难免产生出自豪感。但进人大学后,在这群英荟萃的新集体中,不少人慢慢发现自己原来在中学的那种优势没有了,遇到困难和失败就会产生一种消极情绪,自豪和优越感遭受了挫折,有的转而产生了自卑和焦虑。
2.新鲜感与恋旧感的交织:入学前往往把大学看得过于神秘,甚至想像为“理想的天堂”“生活的乐园”。对于新环境、新朋友、新的学习内容及现代化的学习设备与设施等,使他们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新鲜感。久而久之,有些人由于缺乏在新环境里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很快感到自己在许多方面不适应,不像原来想象的那么美妙。“一个书包两只碗,宿舍——教室——食堂”,感到生活规律既单调又刻板,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想家、留恋中学走读生活等念头接踵而来。
3.轻松感与被动感的交织: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胜利后的轻松感油然而生。普遍感到过去在中学被老师和家长管着学.苦战了好几年,而今大学强调自学为主,管得不那么紧,可以松口气了。特别是那些把上大学单纯看成为个人找出路的学生更为明显。思想上的放松,带来学习上的被动,加之学习不得法,随着课程的加深,不及格率升高,产生了被动感和悲观情绪。这些心理状态,在客观上对他们残留的依赖心理和盲目自满情绪都是一种否定。原来那种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式的想象中的大学生活破灭了,开始转向面对现实。低年级大学生能认识到这一阶段的心理状态,为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