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为什么说要想获得佛果,众生这一福田不可缺少?请从基道果的角度分析。

正确答案

基:刚开始时,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发菩提心。菩提心有两个条件,一是以慈悲心缘众生,二是让这些众生获得佛果,所以不能离开众生。
道:发了心之后,三大阿僧祇劫中行持六度万行,没有众生的话,修持六度没有对境。
果:最后获得佛果时,度化众生是佛的唯一事业,如果没有众生,佛就“失业”了,没有任何事情可做。
故从基道果上讲,最初的发菩提心,中间行持六度万行,最后成就佛的事业,都不能离开众生。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名词解析)

    一个人心里发愿让所有的众生获得佛果,另一个人以慈悲心献血救济病人,二人谁的功德大?为什么?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利益众生和获得佛果哪个更重要?原因何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果皈依和愿菩提心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希求佛果,二者从哪个角度有差别?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无量众生依于此(指菩提心),顺利能获最胜乐(指佛果)。”这恐怕与现实不符吧,因为发了菩提心的人要为众生付出一切,修行过程中还有很多难忍的苦行,这能说明顺利吗?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很多教言都说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所以为了出离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佛果,我必须要发菩提心。”请分析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密宗有许多不经苦行即证佛果的甚深方便,归根结底主要依赖于什么?你打算如何观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夫过去如幻,现在如梦,未来亦然,毕竟空寂,苦乐俱不可得,无一可往心处。然则兴道场,度众生,亦如梦如幻耶?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约的盐何意?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素祭上不可缺了你神立约的盐何意?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