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你的见解。
正确答案
(2)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最有发言权。材料中,学生参与评教,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的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的非议,被学生认定为“不好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和学生称兄道弟,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3)学校在组织评教时,不能盲目追求“时髦”效应,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评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高中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的两段描述后,提问:"从这两段描述中可以发现古希腊神话和古代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学生甲回答:"古希腊神话有比较完整的系统,而中国神话比较零散。"教师点评道:"这位同学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这时,甲同学羞得满脸通红,而班里则是一片宁静。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首先角度对教师的"点评"进行评价。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班主任强制要求学生购买两套价值共计385元的校服,并从中赚取相应的回扣。后引起了该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决定对该校校长做出警告处分,对该班班主任给予记过处分,调离原岗位。问题:(1)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班主任的行为。(2)谈谈材料对你有哪些启示。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教龄进行统计,见下表。 问题: 如果要否定"’论资排辈’评价教师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这一结论,请简要阐述所使用的论据和推理结果。
(简答题)
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并回答问题。教学目标:了解版画的起源及分类,初步掌握一至两种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活动片段一:学习版画的起源及分类。课件出示版画起源的标题和文字介绍,教师进行阅读,并让学生进行齐读。紧接着课件出示版画的分类:凸版画、平板画、孔版画、综合版画、电脑版画,教师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介绍,学生听,然后让学生齐读版画的分类。教学活动片段二:学习版画的制作方法。课件出示木版画的制作方法,(1)木版画的定义;(2)木版画的分类;(3)制作步骤:绘稿、板材整理、过稿、刻板、选纸、准备印刷材料、点彩、上色、铺纸、压印、干燥、整理。教师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学活动片段三:课堂评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黑板或墙上,首先向同学介绍自己制作和设计的经验,然后评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问题:(1)你认为教学活动片段一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版画的认识和了解?为什么?如果是你来教学,你会采用哪些方法?(2)在学习版画的初始就安排学习木版画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教会学生制作版画除了讲解外还需要用哪些方法来进行教学?
(简答题)
案例: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信息对我们自身的用处”时,学生小明的回答是:“增长知识,得到消息,交流、沟通。”学生小丽的回答是:“创造财富、增长智力、改变未来,信息的及时获取还可以改变历史。”问题: (1)小明和小丽的回答如何? (2)你更欣赏哪一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段教学实录并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以下是结合新课程理念对这位教师的做法进行的评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课前准备 把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准备各种糖(少量),不得少于五种,鼓励种类越多越好,意图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并查阅资料了解糖的知识,为课堂上能轻松地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同时也为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糖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阅读教材“细胞中的糖类”的内容,并归纳整理知识结构,讨论并填出下表。通过谈话、自学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了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课前准备的各种糖进行归类,并能说出每种糖在生物体细胞中的作用。对于完成得快而且好的小组,教师给全组同学在发展性评价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个性化评价栏中记录为A-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积极完成任务。
(单选题)
以下是某位教师有关《雨巷》一课的教学内容,阅读并回答问题。第一步:让学生在《雨巷》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第二步: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和画融为一体;第三步:教师范读;第四步:分角色朗读;第五步:汇报朗读内容和对教学内容、语言的理解:第六步:配乐再次朗读。以下对这段教学内容评价错误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