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历史学
(简答题)

比较租庸调法与两税法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租庸调法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主要特点是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交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闰月加二日。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为庸。如果政府额外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额外加役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天。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两税法的特点是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两税法不征力役,以实物为主,具有实物地租的性质。它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依据土地的多少征税。标志着农民对封建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富不均的现象。扩大了纳税面,即使国家不增税,也会大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增强中央的经济力量。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简述租庸调到两税法的演变根据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唐代租庸调法中,每年必须服国家劳役的男丁可以用交纳一定数量绢或布等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称为“庸”。“输庸代役”发端于隋,制度化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在租庸调中,()的税最重。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租庸调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租庸调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隋唐时期租庸调体现的财政观点。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租庸调制度中的调上交的实物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唐朝均田制、租庸调、府兵制的内容和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