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能鉴定其他技能养牛工
(简答题)

当奶牛出现非蛋白氮中毒时,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非蛋白氮中毒是由于饲喂饲料中的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所引起。在临床上是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实质是高血氨症-氨中毒,成年奶牛发生较多,取急性经过的死亡率高。
(1)临床症状:本病几乎都是以急性经过,在临床上以痉挛性强直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征。在采食或饲喂过后20~60分钟即可发病。其症状按其经过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①初期阶段:病牛不安,肌肉震颤,呻吟,步态踉跄,共济失调而摔倒在地,不能起立。
②中期阶段:发生于采食或饲喂后2~3小时。病牛食欲废绝,反刍、嗳气停止,瘤胃蠕动大大减弱,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肿。同时,出现全身强直性痉挛症状,如牙关紧闭、反射机能亢进和角弓反张等。呼吸促迫(张嘴伸舌呼吸),心搏动强盛,心跳加快(120~150次/分),心音不清或混浊,节律不齐,体温升高,知觉丧失,泌乳性能明显降低。
③后期阶段:呈高度呼吸困难,从口角流出大量泡沫状涎水,肛门松弛,排粪失禁,尿淋漓,胸背部出汗,皮温不稳,瞳孔散大,结局多窒息(死亡)。
(2)治疗措施:本病病程极短,通常在发病后1~2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达80%以上。故对本病宜尽早发现、确诊,尽快地采取急救措施。首选药物为稀醋酸(或食醋)等,以抑制瘤胃内脲酶活性。同时,又可中和尿素等分解产物—氨,用量:5%醋酸溶液1000~3000毫升,经口投,如混合糖密和水适量效果更好。此外,解毒剂硫代硫酸钠溶液,既可口服也可静脉注射。对症疗法,如强心、兴奋呼吸中枢以及镇静等为目的,应用氧化樟脑制剂、25%硼酸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肌甙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制剂。当瘤胃臌气时,可行瘤胃穿刺术放气急救。
(3)预防措施:在饲喂尿素等饲料添加剂的牛群,正确控制用量,以不超过日粮干物质总量的1%或精料干物质的2%~3%为宜。同时,在饲喂方法上宜由小剂量逐渐增大剂量,不间断性饲喂为原则,使瘤胃内原生动物有习惯或适应过程。在饲喂尿素等饲料添加剂时,还应与富有糖类饲料混饲,但要严禁饲喂富有蛋白质类的大豆或豆饼等精料。在饲喂时也不宜用水溶解,甚至在饲喂尿素等饲料添加剂后1小时内也不宜饮水,以避免尿素分解过快,发生中毒。在与其他饲料混合时,要求调拌均匀,尤其在制作青贮过程中添加尿素更要注意拌匀问题。对化肥尿素等的保管和使用,要有专人负责,防止被牛误食发病。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当奶牛出现酒糟中毒时,应如何防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奶牛结核病应如何防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当奶牛产后出现瘫痪时,应怎样进行治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当奶牛出现胎衣不下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奶牛猝死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论述饲喂非蛋白氮的注意事项?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应如何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奶牛应如何做好乳房卫生保健?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日常管理中,应如何判断奶牛的健康状况?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