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松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90年10月在章古台区域内的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首次发现的,与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相比,彰武松更具有速生性、抗旱性、抗寒性和耐盐碱性,特别是无明显病虫害,不感染对樟子松造成严重危害的松枯梢病,并且在正常年份连年高生长量是樟子松的1.21倍。为了尽快在辽宁及我国的三北地区推广彰武松,目前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的嫁接方法来繁殖彰武松,请问这种繁殖方法属于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这种繁殖方法能否保持彰武松的优良性状,并介绍髓心形成层对接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髓心形成层对接的技术要点:
1.以砧木的春季芽开始膨大时嫁接最好,也可在秋季新梢充分木质化,进入休眠期进行嫁接。
2.剪取带顶芽长8~10厘米左右的一年生枝作接穗。除保留顶芽以下十余束针叶和2~3个轮生芽外,其余针叶全部摘除。然后从顶芽基部以下2厘米左右入刀,沿髓心向下直削,长6厘米左右,再将接穗的背面斜削0.5厘米左右的小削面。
3.利用中干顶端一年生枝作砧木,在略粗于接穗的部位摘掉针叶,摘去针叶的长度略长于接穗的削面。然后从上到下沿形成层或略带木质部垂直切削,削面长、宽同接穗削面相同,可在切口的下端保留1~2厘米的皮层,有利于绑缚时防止接穗错位。
4.将接穗长削面向内,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接穗的下部插入砧木切口下部的凹槽中,最后用塑料薄膜条绑扎紧密。待接穗成活后再将砧木去顶。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简答题)
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位于科尔沁沙漠南缘,属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为400~450毫米,其中60%~80%集中在夏季,蒸发量1800~2100毫米,大于10℃的年积温为3100~3200℃。该地区是全省风沙最大,危害最严重地区,春秋雨季风沙肆虐,风速大、频率高、年大风日数平均24天,最大风速可达30米/秒以上。植被属于蒙古植物区系温带森林草原区。20世纪50年代当地从大兴安岭北部引种樟子松获得成功,目前已成为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2007年,林农张某承包了200亩沙地,当年秋季9~10月进行窄带状整地,次年春季全部选用樟子松2年移植Ⅰ级裸根苗造林,采用穴植法,株行距2米×3米,造林后及时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可是造林成活率仅为70%,保存率不到50%。
(简答题)
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位于科尔沁沙漠南缘,属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为400~450毫米,其中60%~80%集中在夏季,蒸发量1800~2100毫米,大于10℃的年积温为3100~3200℃。该地区是全省风沙最大,危害最严重地区,春秋雨季风沙肆虐,风速大、频率高、年大风日数平均24天,最大风速可达30米/秒以上。植被属于蒙古植物区系温带森林草原区。20世纪50年代当地从大兴安岭北部引种樟子松获得成功,目前已成为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2007年,林农张某承包了200亩沙地,当年秋季9~10月进行窄带状整地,次年春季全部选用樟子松2年移植Ⅰ级裸根苗造林,采用穴植法,株行距2米×3米,造林后及时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可是造林成活率仅为70%,保存率不到50%。
(简答题)
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位于科尔沁沙漠南缘,属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为400~450毫米,其中60%~80%集中在夏季,蒸发量1800~2100毫米,大于10℃的年积温为3100~3200℃。该地区是全省风沙最大,危害最严重地区,春秋雨季风沙肆虐,风速大、频率高、年大风日数平均24天,最大风速可达30米/秒以上。植被属于蒙古植物区系温带森林草原区。20世纪50年代当地从大兴安岭北部引种樟子松获得成功,目前已成为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2007年,林农张某承包了200亩沙地,当年秋季9~10月进行窄带状整地,次年春季全部选用樟子松2年移植Ⅰ级裸根苗造林,采用穴植法,株行距2米×3米,造林后及时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可是造林成活率仅为70%,保存率不到50%。
(简答题)
某固定标准地分别于1990年,2000年测得(期间未采伐):M(1990)=155m3;M(2000)=168m3;M枯 =12m3,试计算毛生长量和纯生长量。
(填空题)
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单选题)
适宜于插条造林的树种是()。
(单选题)
从母树上截取一定长度枝干,直接埋于造林地上,培育成林的造林方法称为()。
(填空题)
()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判断题)
在造林时喜光树种应种植于阳坡,耐荫树种应种植于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