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精当地概括了《三国演义》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文不甚深”指的是语言的通俗化,“言不甚俗”指的是语言的文学性。这两者结合,便使作品的语言,既有文言文那样的简略精炼,又比较生动浅近,雅俗共赏。这是《三国演义》吸取了我国古代文言文的精华,尤其是史传文学的语言成就,加以适当通俗化取得成就。
《三国演义》的这种语言风格表现在叙述描写方面,即不以工笔重彩式的细腻的刻画见长,而以粗笔勾勒见工。往往短短几句话,就能写得情景交融,如同图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人物性格也被表现出来。如“三顾茅庐”中写隆中景物,只用了几句话,就通过景物,写出了诸蔼亮的高雅不俗。赤壁之战写曹操横槊赋诗,寥寥数语,就写出了曹操的不可一世。
《三国演义》的这种语言风格表现在人物对话方面,往往个性很鲜明,有声有色。张飞的话,多半快人快语,一针见血;曹操的话,多显豪爽机诈,变化莫测;关羽的语言,往往心高气盛,目中无人;孔明的语言,刚往往从容不迫,应付裕如。“舌战群儒”一回,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峻、程德枢七人的言语各具个性,且一个比一个有力,一个比一个精彩,但都被诸葛亮驳得哑口无言,充分显出了孔明的智谋超群和辩才无碍。以许攸问粮的细节写曹操真是绘影绘声,活灵活现,充分表现了他的老练奸诈。而当他在张松面前炫耀武力时,却被张松以高度凝炼的语言,以从容数落的轻松调子,淋漓尽致地嘲讽了曹操大败的丑态,充分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