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为什么理可顿悟、事必渐修呢?

正确答案

修行人很容易在禅修之际觉得我慢、我欲、我是、我能、一切悉除,但是出了禅修区,实际历缘对境之际,我慢、我是、我能全部又暴露出来,所以理悟容易,实修不易,理可顿悟,事必渐修。要有很深的反观与觉察力,才能看到深层潜伏的我见、我慢、我是、我能。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怎样进入“无依”的修行,即无修之修呢?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通顿悟性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不投师不受戒,如一旦顿悟,可否成佛?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顿悟成佛:(禅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顿悟自比渐悟大佳,请问其法维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甲乙二友系初学上司,两位均通释道儒,而甲一闻正法则习净发菩提心,年来日见精进。而乙佛理虽较通彻,工余谈及佛学,辩才豪爽,而赞佛法,结论仍不信有净土,感应,轮回等,似此单识理可有办法拨开执尘,使其归入明行足同登莲邦,祈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友问:‘地球上之生物数目与时俱增,以人而论,如我国人口前称四亿七千五百万,今则号曰六亿之谱,岂四亿余之神识能增为六亿乎?若言他方来;他方迢迢远隔或竟连南瞻部洲之名亦未尝闻之,何能受牵而来哉,纵他方三宝昌隆众生得知娑婆之苦,其心当不向往,即轮回六道,亦应在其附近复为熟悉之环境,何不惮烦,若是远来娑婆世界哉?综言之,所谓神识既可由四亿增至六亿,便非无始以来染污之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性,故知识性之说实为虚妄。’余答:神识轮回幽隐难知,如大海之波,时多时少,多时水何曾增,少时水何曾减,真际如水不减不增,俗事如波,万千变化,细思,此理当可明了友言,汝以抽象之理夺具体之事,诚难使人悦服,理果真理必不碍事,请就人数增加之事说明其增加之理可乎,余默然无以应为之奈何?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要思考无常?有什么利益?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练气功什么时候最好?为什么?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