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用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地方课程是一个课程管理概念,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而言的,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因而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桥梁。从课程与学生、社会的关系来看,地方课程也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密切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地方课程的重要功能。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也是一个课程管理概念,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1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用性。”这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正式成为我国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