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以前,人们就碰到了必须计算的问题。远在旧石器时代,刻在骨制和石头上的花纹就是对某种计算的记录。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们并没有真正认识计算的本质。尽管如此,在人类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计算本质的探索。很早以前,我国学者就认为,对于一个数学问题,只有当确定了其可用算盘解算它的规则时,这个问题才算可解。这就是古代中国的“算法化”思想。
算盘作为主要的计算工具流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中世纪,哲学家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问题:能否用机械来实现人脑活动的个别功能?最初的试验目的并不是制造计算机,而是试图从某个前提出发机械地得出正确的结论,即思维机器的制造。早在1275年,西班牙神学家雷蒙德·露利(R.Lullus)就发明了一种思维机器(“旋转玩具”),从而开创了计算机器制造的先河。
“旋转玩具”引起了许多著名学者的研究兴趣,最终导致了能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计算机器的产生。受“旋转玩具”的影响,并伴随着机械钟(用齿轮传动)的产生和发展。1641年,法国人帕斯卡(B.Pascal)利用齿轮技术制造了第一台加法机;1673年,德国人莱布尼茨(G.W.V.Leibniz)在帕斯卡的基础上又制造了能进行简单加、减、乘、除的计算机器;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巴贝奇(C.Babbage)制造了用于计算对数、三角函数以及其他算术函数的“分析机”;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万尼瓦尔·布什(V.Bush)研制了能解一般微分方程组的电子模拟计算机等。
在“旋转玩具”中,数值可以由圆盘的旋转角度表示,其正、负,可以由转动的方向确定。至于机械钟,可以认为是一种用于计时的计算机器。
历史上,模拟计算机采用的运算方法通常不是我们理解的“四则运算”,冯·诺依曼在《计算机与人脑》(THECOMPUTERANDTHEBRAIN)一书中,介绍了一种经典式的模拟计算机——微分分析机及其3种基本的运算,即(x±y)/2、积分。而采用差动齿轮可以实现前两种运算;采用一种称之为“积分器”的部件,可以把两个函数x(t)、y(t)形成一种称之为“斯蒂杰斯”的积分。就解全微分方程而言,运算(x±y)/2和“斯蒂杰斯”积分比常用的四种基本算术运算(x+y,x-y,xy,x/y)更为有效。
当然,从微分分析机的3种基本出发,通过一定的组合,可以产生常用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若再与一定的“反馈”方法结合,还可以产生常用的除法。
以上计算的历史,包含了人们对计算过程的本质和它的根本问题进行的探索,同时,还为现代计算机的研制积累了经验。
(简答题)
简述人们对计算本质的认识历史。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单选题)
一种病毒的出现,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病毒只破坏计算机软件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这种计算机病毒是()。
(简答题)
简述计算学科的定义、计算学科的本质、计算学科的三个过程。
(简答题)
以“学生选课”为例,分析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
(单选题)
对计算机软件版权的正确认识是()。
(单选题)
()是对计算机软件使用的正确认识。
(简答题)
简述你对软件测试目标的认识。
(单选题)
对计算机病毒有不正确的认识,()如下列中的
(简答题)
计算机系统通常划分为哪几个层次?普通计算机用户和软件开发人员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一样吗?
(简答题)
对于本质上可以进行并行计算的特定问题(如Google的搜索引擎,其计算本质上是并行的,该引擎可以在不同的处理器上运行不同的查询),阿姆达尔定律对这类问题适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