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单选题)

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

B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29年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革命,当时罗斯福认为,自由的基础不是对政府权力的__________,如果这样的话,会“把人民拱手送给大公司任其奴役”,大公司只有通过政府权力的扩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钳制。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导入语:“2008年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一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9月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古老文明、开放胸怀和科技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面对1月的南方特大冰冻灾害,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9月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及11月的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件,果断行动、群策群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这一年的世界也不太平,巴以冲突升级,索马里海盗猖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通过盘点,我们发现2008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回首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缺少灾难,相反,在对灾难的反思中人类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这使我想起了中央民族大学敬文东教授的一句话:“我们从不缺少灾难,也从不缺少痛苦,缺少的只是对灾难和痛苦的深入审视、思考与咀嚼。”今天,我们就从对敬教授这句话的思考中来探讨本堂课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类如何应对世界性灾难?--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解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是:第一,出示三幅图片,再现当时纽约股市崩溃情形下人们的焦虑;第二,出示一则文字材料,师生分析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第三,结合一个表格,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第四,出示大量材料(十幅图片和一则文字材料),展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贫困失业、无家可归、游行冲突和法西斯势力崛起等现象,为介绍罗斯福新政做铺垫。经过仔细斟酌,又调整如下:第一,出示大量有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氛围。第二,结合所出示的材料,让学生归纳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第三,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突然爆发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是偶然的吗?出示材料师生共同研讨。第四,应该怎样解决经济大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而讲述胡佛的坚守传统,并为罗斯福的大胆创新--“新政”做铺垫。问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导入语:“2008年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一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9月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古老文明、开放胸怀和科技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面对1月的南方特大冰冻灾害,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9月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及11月的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件,果断行动、群策群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这一年的世界也不太平,巴以冲突升级,索马里海盗猖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通过盘点,我们发现2008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回首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缺少灾难,相反,在对灾难的反思中人类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这使我想起了中央民族大学敬文东教授的一句话:“我们从不缺少灾难,也从不缺少痛苦,缺少的只是对灾难和痛苦的深入审视、思考与咀嚼。”今天,我们就从对敬教授这句话的思考中来探讨本堂课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类如何应对世界性灾难?--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解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是:第一,出示三幅图片,再现当时纽约股市崩溃情形下人们的焦虑;第二,出示一则文字材料,师生分析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第三,结合一个表格,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第四,出示大量材料(十幅图片和一则文字材料),展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贫困失业、无家可归、游行冲突和法西斯势力崛起等现象,为介绍罗斯福新政做铺垫。经过仔细斟酌,又调整如下:第一,出示大量有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氛围。第二,结合所出示的材料,让学生归纳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第三,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突然爆发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是偶然的吗?出示材料师生共同研讨。第四,应该怎样解决经济大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而讲述胡佛的坚守传统,并为罗斯福的大胆创新--“新政”做铺垫。问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29年,葛兰西强烈批判当时的人们只是希望改变政府的放任自由主义政策,而不改变国家的经济基础。他认为只有在政治上采取相应的行动(如诉诸武力),才能将经济从传统政策的死压下解放出来。由此判断葛兰西可能是()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2)课文摘录: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危机。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从日本的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从日本的角度,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