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混凝土规范》的A.2.1条,有两个疑问;(1)"对称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截面"指的是怎样的一种截面?(2)该条第1款中涉及的受压区高度χ,应该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第二个问题:混凝土受压区的合力,与外荷载压力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利用公式e=e,可以确定出混凝土受压区重心至截面重心的距离。若是矩形截面,则χ=2×(h/2-E.;若是工字形,稍微复杂些:因为受压区重心至截面上边缘的距离已经确定为(h/2-E.,因而需要利用材料力学中计算重心的公式求解出χ。顺便提及,该条的第2款规定了矩形截面的情况,由前述分析可知,矩形截面也属于"对称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截面"之一种,因此,将第1款和第2款的规定对调,先讲特殊情况再讲更一般的情况,会更符合认知规律和一般的编排顺序。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简答题)
《地基规范》4.1.9条用到"塑性指数",4.1.10条、5.2.4条用到"液性指数",请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简答题)
《混凝土规范》3.4.1条所说的"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是如何区分的?
(简答题)
《混凝土规范》6.1.9条所说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和6.1.10条所说的"预应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有何区别?
(简答题)
对于《混凝土规范》的9.4.3条,有以下疑问:根据搭接接头连接区段1.31L确定接头的面积百分率,而确定lL时又要事先知道接头的面积百分率才能查表得到系数ζ,这不是陷入"死循环"了吗?如何解决?
(简答题)
《混凝土规范》的10.9.1条,"锚筋层数影响系数αr"的取值与锚筋层数有关,但是,层数如何理解?比如,图2-1-6中,锚筋层数应该算是多少呢?
(简答题)
如何理解规范的6.1.4条?
(简答题)
2010版《抗规》第50页6.1.3条,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框架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取与框架相同。这里,明确了两个条件:(1)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2)底层。而且,对"底层"的解释为"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这不同于2008版时的"底层是指无地下室的基础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层"(见该规范的6.2.3条),是吗?
(简答题)
对《公路通用规范》的4.3.1条,有以下疑问:(1)"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容易混淆,应如何区分?(2)条文说明以及4.3.2条中均说到"局部加载",如何理解?(3)表4.3.1-4规定了多车道折减系数,在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时,要不要考虑多车道折减?
(简答题)
《混凝土规范》7.2.4条原文如下:7.2.4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公式(7.2.1-3)的要求。当由构造要求或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大于受弯承载力要求的配筋面积时,按本规范公式(7.2.1-2)或公式(7.2.2-3)计算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z,可仅计入受弯承载力条件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应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