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正所谓“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与欧洲都是有着古老文明、怀揣新的梦想的大陆,中国梦与欧洲梦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共放华彩。从哲学的角度看,“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是因为() ①共同的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材料中未强调有共同的价值观,①不符题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材料中中欧具有共性,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孟子曾提出“乐天”和“畏天”的思想。所谓“乐天”,就是国家处于强势时要顺应天理,不以大欺小,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所谓“畏天”,就是敬畏天道,国家处于弱势时要采取明智的对外政策。孟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承认国家的对外政策受综合国力的影响②承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主张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④主张国家之间应当和平共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孟子日:“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园;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故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②依法制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③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统一 ④治国理政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董仲舒是汉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下列言论中反映了董仲舒主张的有() ①《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文者辞之所谓大也 ②“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③“故为人君者”“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则“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 ④“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下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下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下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下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效实中学本学期班际辩论赛在高二年级如火如荼的展开,在一次辩论赛中就知识与创新的关系有一段对话。 甲:很多人认为,一个人的书本知识增多了,特别是上了大学,成了硕士、博士,那么他的能力,其中包括创新能力自然会相应提高,自然会很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创新能力并无必然联系,相反,有时候,知识还可能成为创新的一种不利因素,一种障碍,是谓“书读得越多越蠢!” 乙:的确如此,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发现:一方面,有很多知识相当丰富,而创新能力很弱的所谓“书呆子”;另一方面,又有不少虽然缺乏知识,但颇有创新智慧的所谓“机灵鬼”。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甲、乙的议论进行分析。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下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