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发展史上,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各种性质和质量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只有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简答题)
背景材料: 下面是两位中学教师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实录 【张老师的教学实录】 【提出问题】复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拆分,原子重新组合),引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有没有变化? 【做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1)增加(2)减少(3)不变 【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组织交流评价实验方案,选出可行性方案。包括: 实验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测量反应前后质量。 实验2蜡烛燃烧,测量反应前后质量。 ·进行实验: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汇报实验结果:蜡烛燃烧的质量减少: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对结果进行分析。 学生对上述现象产生如下的想法: 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造成的。" ②"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又没有气体生成。" ③"研究蜡烛燃烧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起称量。" ④"如果把蜡烛放在一个集气瓶中点燃,迅速塞上塞子再称,质量可能就不变了。" 【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略。 【提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思考实验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讲述质量守恒发展史 ·解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说,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练习巩固】略。 【李老师的教学实录】 【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密闭容器)。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数据记录 ·得出结论在这两个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 【设问讲解】 ·设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讲解18世纪下半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实验的发展。化学实验室里有了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使化学研究工作发生了质的转变,即从对物质的简单定性研究进入到较精密的定量研究。在该过程中,拉瓦锡做出了重要贡献。拉瓦锡使几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这个结论就是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要想进一步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但在18世纪,实验设备和技术还达不到这种要求。后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等,以求能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20世纪初,德国和英国化学家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误差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的。从而使质量守恒定律确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上。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略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道尔顿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相同。根据这一观点,结合化学变化的本质,从微观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说,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拓展】 ·讨论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它认为,物质只能 相互转化,而不能任意消失或创生。但是,人们在赞美蜡烛高贵品质时,常说:"照亮别人,毁灭自己",这里说的毁灭自己,是否指物质任意的消失呢?如何解释? ·解释并总结略
(简答题)
背景材料: 下面是两位中学教师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实录 【张老师的教学实录】 【提出问题】复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拆分,原子重新组合),引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有没有变化? 【做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假设:(1)增加(2)减少(3)不变 【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组织交流评价实验方案,选出可行性方案。包括: 实验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测量反应前后质量。 实验2蜡烛燃烧,测量反应前后质量。 ·进行实验: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汇报实验结果:蜡烛燃烧的质量减少: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对结果进行分析。 学生对上述现象产生如下的想法: 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造成的。" ②"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又没有气体生成。" ③"研究蜡烛燃烧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起称量。" ④"如果把蜡烛放在一个集气瓶中点燃,迅速塞上塞子再称,质量可能就不变了。" 【重新设计并完成实验】略。 【提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思考实验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讲述质量守恒发展史 ·解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说,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练习巩固】略。 【李老师的教学实录】 【问题引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密闭容器)。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数据记录 ·得出结论在这两个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 【设问讲解】 ·设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讲解18世纪下半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实验的发展。化学实验室里有了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使化学研究工作发生了质的转变,即从对物质的简单定性研究进入到较精密的定量研究。在该过程中,拉瓦锡做出了重要贡献。拉瓦锡使几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化学方法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这个结论就是现在的质量守恒定律。要想进一步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但在18世纪,实验设备和技术还达不到这种要求。后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等,以求能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20世纪初,德国和英国化学家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误差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的。从而使质量守恒定律确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上。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略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道尔顿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相同。根据这一观点,结合化学变化的本质,从微观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说,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拓展】 ·讨论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它认为,物质只能 相互转化,而不能任意消失或创生。但是,人们在赞美蜡烛高贵品质时,常说:"照亮别人,毁灭自己",这里说的毁灭自己,是否指物质任意的消失呢?如何解释? ·解释并总结略
(判断题)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判断题)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单选题)
当前,“明察秋毫”级别的成像能力早已不足挂齿,高分辨率的显微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对化学键直接成像的水平。去年,美国研究者利用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拍到了化学反应中旧共价键断裂、新共价键形成的全过程。科学家在结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又可更进一步,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分子结构图终于可以为化学键配上货真价实的“素颜照”。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发展是一个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③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判断题)
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
(判断题)
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单选题)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育活动的首要推动者是()
(填空题)
在教学史上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