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司法卷一
(单选题)

甲国人格里为中国境内某中外合资企业的控股股东。2009年因金融危机该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格里于6月回国后再未返回,尚欠企业员工工资及厂房租金和其他债务数万元。中国与甲国均为《海牙取证公约》缔约国,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因格里已离开中国,上述债务只应由合资企业的中方承担清偿责任

B中国有关主管部门在立案后可向甲国提出引渡格里的请求

C中方当事人可在中国有管辖权的法院对格里申请立案

D中方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可请求甲国主管机关代为调取有关格里的证据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的问题。
选项A错误。根据2008年《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第3条,不履行正常清算义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和董事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外国企业或个人仍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外方格里作为企业的控股股东,非正常撤离的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不应只由中方承担清偿责任。
选项B错误。《工作指引》第6条规定,对极少数恶意逃避欠缴,税额巨大,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立案后,可视具体案情通过条约规定的中央机关或外交渠道向犯罪嫌疑人逃往国提出引渡请求或刑事诉讼移转请求。格里仅欠债务数万元,尚未达到涉嫌犯罪并引渡的恶性程度。
选项C正确。《工作指引》第2条规定,外资非正常撤离事件发生后,中方当事人要及时向有关司法主管部门(法院或侦查机关)申请民商事或刑事案件立案。
选项D错误。司法协助请求要通过我国的中央机关向外方提出,因此,中方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不能直接向外国主管机关提出调取证据的请求。

相似试题

  • (多选题)

    2012年外国人约翰来到中国,成为某合资企业经理,迄今一直居住在北京。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约翰获得的下列哪些收入应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合同法》第126条规定:“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办事处雇用的甲国人哈里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的大量公款窃为已有。后哈里到乙国又因争执将一乙国人打死。哈里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哈里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德国甲公司与中国乙公司在中国共同设立了某合资有限责任公司,后甲公司以确认其在合资公司的股东权利为由向中国某法院提起诉讼。关于本案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德都是《华盛顿公约》和《汉城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某企业与德国某企业签订合同,在上海兴建合资经营企业。合同规定:投资总额为1200万美元,其中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德都是《华盛顿公约》和《汉城公约》的缔约国,中国某企业与德国某企业签订合同,在上海兴建合资经营企业。合同规定:投资总额为1200万美元,其中注册资本为1000万美元,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甲出生在美国,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父母定居在美国。根据中国国籍法的规定,关于某甲国籍的正确表述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甲国人贾某为该办事处雇员。贾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公款1000万美元窃为己有进行挥霍。此间,贾某在乙国又参与了一起伪钞案。贾某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其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甲国人希某在中国发现乙国人德某侵犯了其专利权,但德某认为该专利是依据了转让许可协议的,有关争议在中国某法院审理。依《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