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就把文字视为神圣,将它逐渐升华为精神性极强的书法艺术。此种精神主要来源于儒道两家。儒崇尚礼乐,礼正形,乐正心。他们把艺术美看作是善的最完美最集中的体现,以通过这种与善联系的美对人心进行感化。他们将严格修业作为首义,施行模式化探究“道”,从而使人具有规范性,使得严正、典雅的风格始终成为中国书法的正统。各种书体无不带有规范化的性格,讲究内在的美,从而体现人的美。古代书法教育,强调临摹,而且是忠实的临,不允许有自我主张,所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书法的类型化、定型化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变革是缓慢的。在儒家看来,人到七十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才能有所变化。在中国古代书论中,提到了书法要达到的目标:“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析疑论之中,理俗儒之净”,从而书写者“穷可以守身遗名,达可以尊主致平”。所以首先要求学书者必先修身,“心正”后才能“笔正”。“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一关头,品高者,一点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指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恭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这种要求人格的完善,将艺术实际放在第二位的思想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对人的要求为中和,所以对书法的要求是“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将书法限定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这已超出了原则与规范,实际上是对书法这一不断运动变化着的艺术带上了一个枷锁,什么都“不欲”,那只有横平竖直,四平八稳。这种理论在中国一些书论中比比皆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书法家们的个性发展,不利于新书体的创造。并且形成了评字先看人的恶习:地位高、有权势、名家、名人的字必定是好的,“因人废字”的“传统”至今不绝。请看,在宫殿、庙宇中,不都是那些被视为正统的书体吗?而真正的书法大师,如怀素、邓石如,则多出于释道平民。所以,艺术家首先应遵守艺术的规范,才能正常发展,一旦它被套上某种枷锁,便走进了死胡同。馆阁体的出现就是儒家思想在书法上所表现出的极致。
(简答题)
儒家思想对书法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老庄思想对书法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简答题)
书法艺术的“模糊性”表现在哪里?
(简答题)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简答题)
赵孟頫的双古思想对元代书法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说赵孟頫所领导的古典主义书法潮流正在中国书法史上孕育发生了长远的影响?
(简答题)
什么是书法艺术,它与毛笔字的区别在哪里,技巧上的区别在哪里?
(多选题)
祝允明家学渊源,对他书法思想影响最深的是()
(单选题)
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崇仰儒家思想的文化圈是()
(判断题)
通过多目怪和蜘蛛精的最终结局,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受到了儒家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
()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伦理著作,是对古代儒家从政道德思想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