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黄花菜根系发达,根从短缩的根状茎的茎节上发生,首先形成块状和长条状肉质根,秋季又从条状肉质根发生纤细根。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短缩茎上发生的条状根不断上移,栽培管理上应培土和增施有机肥。叶发生于短缩的根状茎上,对生,叶鞘抱合成扁阔的假茎。黄花菜有分蘖习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发生两次,第一次在早春,发生的分蘖称作春苗。待采蕾结束后,割去黄叶和枯薹后,不久即发生第二次分蘖,称为冬苗,冬苗初霜时枯死。花薹从叶丛中抽出,顶端形成花枝4~8个,一个花薹可着生20~70个花蕾。
2.生长发育周期。黄花菜年生长发育可分为苗期、抽薹期、结蕾期和休眠越冬期。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黄花菜喜温暖且适应性强。地上部不耐寒,遇霜即枯萎,而地下部能耐-22℃的低温,甚至在极端气温达-40℃的高寒地区也可安全越冬。叶丛生长适宜温度为14℃~20℃,抽薹开花需要20℃~25℃的较高温度。黄花菜耐旱力较强。抽薹前需水量较小,抽薹后需水量逐渐增多,特别是盛蕾期需水量最多。黄花菜喜光,但对光照强度适应范围较广,可与果园、桑园间作。
黄花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且能生长在瘠薄的土壤中,在pH5.0~8.6之间的土壤中都可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