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被”字句用得更为普遍,更重要的是:“被”字句中也能插入关系语(施事者),它在一般口语里逐渐代替了“为……所”式。
(1)南北朝时代,“被”子后面不带关系语比较普遍,“孔融被收,中外惶恐”(收,逮捕。)但带关系语的“被”字句在汉末已经有了萌芽,如:“臣被尚书召问”,此后沿用下来,“被”字就由“见”的意义逐渐转到“为”字的意义上,“被”字句承担了“见”字句和“为”字句的职务。
(2)唐代以后,虽然“被”字句仍然可以不用关系语,但是带关系语的被动式越来越多。并且被动式在唐代又有了新的发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面还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又是主语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因此,在这种被动式里,主语只不过是间接的受事者,而动词后面的宾语才是直接的受事者。如:“常被老元偷格律,”这种被动式在后代沿用下来,如:“贾政还要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
(简答题)
中古以后被动式又有了一些什么新的发展?为什么说现代汉语的被动式在这个时期已奠定了基础?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中古以后被动式又有了一些什么新的发展?为什么说现代汉语的被动式在这个时期已经奠定了基础?
(简答题)
到了汉代被动式有了一些什么新的发展?它们的结构特点怎样?
(简答题)
到了汉代,被动式有了一些什么新的发展?它们的结构特点怎么样?
(简答题)
在近代和现代,被动式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简答题)
试述上古汉语的一些省略法。“五四”以后汉语的省略法有了一些什么演变?
(填空题)
到了中古时代,第三人称代词有了()、()、()三个形式。
(填空题)
在台湾,50年代前期,较有价值的是一些反映从大陆去台湾人士特殊心态的()文学。50年代中期以后,以()为代表的现代诗和以()、()为代表的乡土文学的出现,给台湾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机。
(简答题)
在《追悼志摩》一文中,作者所要追悼的对象,“社会上对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注意本文是怎样为他辩解的,由此对作者本人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简答题)
中古平声按照什么条件分化为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