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工程考试建造师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简答题)

某建筑工程,地下1层,地上16层。总建筑面积28000m2,首层建筑面积2400m2,建筑红线内占地面积6000m2。该工程位于闹市中心,现场场地狭小。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现场只设备了一条3m宽的施工道路兼作消防通道。现场平面呈长方形,在其斜对角布置了两个临时消火栓,两者之间相距86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3m,另一个距路边3m。为了迎接上级单位的检查,施工单位临时在工地大门人口处的临时围墙上悬挂了“六牌”、“二图”,检查小组离开后,项目经理立即派人将之拆下运至工地仓库保管,以备再查时用。 【问题】 1.该工程设置的消防通道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该工程设置的临时消火栓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3.该工程还需考虑哪些类型的临时用水?在该工程临时用水总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种类型临时用水? 4.该工程对现场“六牌”、“二图”的管理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工程设置的消防通道不合理。
现场应设置专门的消防通道,而不能与施工道路共用,且路面宽度应不少于4m。
2.工程设置的临时消火栓不合理。
室外临时消火栓应沿消防通道均匀布置,且数量依据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确定。距离拟建建筑物不宜小于5m,但不宜大于40m,距离路边不宜大于2m。在此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3.该工程还需考虑的临时用水类型有:
生产用水、机械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在该工程临时用水总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消防用水。
4不合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总体要求中规定,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的醒目位置长期固定悬挂,公示“六牌”、“二图”。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某市新建科技馆工程,地下2层,地上24层,地上裙房4层,通过正规招投标程序,建设单位最终选定了一定具有相应施n总承包资质的A建筑公司为中标单位,并与其签订了工程总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将该工程金属门窗工程指定分包,并与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B公司签订门窗施工合同。 事件二:由于工期紧张,A公司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决定自行施工主楼,将裙房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C公司,将装饰装修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D公司。 事件二::A公司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与E劳务公司针对主楼施工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经查E公司具备相应劳务资质。由于该工程工期压力较大,E公司劳务人员不够,将部分劳务分包给同样具备相应资质的F劳务公司。 事件四:由于D公司管理不善,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给建设单位造成一定损失,建设单位WA公司为项目总承包,于是就此事向A公司提出索赔要求。A公司认为损失由D公司造成,且分包给D公司也建设单位也同意,所以建设单位应向D公司提出索赔,A公司不应承担质量责任。 【问题】 1.事件一中,关于建设单位指定分包门窗工程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C公司、D公司的分包是否合法?分别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E公司、F公司的分包是否合法?分别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建设单位向A单位索赔是否正确?为什么?A公司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由某企业承建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大厦,地上46层,地下3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用地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移动影响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临近地铁。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后并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后实施。该地下室位于总厚达40多米的淤泥质土之中,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经多方案比较,决定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cm厚的地下连续墙,而支护结构则为五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总体方案。经验算,可以满足结构变形和稳定要求,确保地下室开挖施工不至于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周边道路、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约为一0.5m,开挖范围位于淤泥质土体内,含水量大,施工必须事前采取降水措施,因基坑围护是采用地下连续墙,具有较好的挡水和抗渗性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并编制了降水施工方案。 事件二:根据地质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施工条件等情况,基础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与平板式筏形基础,板厚2m,粧基承台连同地下室的筏形基础同时展开施工。基础底板厚2m,桩基承台厚1.8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8。由于承台和筏板混凝土浇筑量大,在开始阶段施工中出现了少许裂缝。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以下控制裂缝的措施: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加人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30度以内。 (4)分层分块逐步浇筑,加强养护,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预埋冷冻管,通人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降温。 事件三:在进行办公楼大厅顶盖模板支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现场浇筑施工时,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经有关部门调查,造成事故主要原因是模板支架搭设质量不符合要求;现场搭设模板支架中使用的部分钢管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施工现场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事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该施工企业作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依法对有关责任单位的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 1.请指出本案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分析说明事件二承台和筏板混凝土浇筑中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事件三工程事故可定为哪级事故?并说明理由。 4.事件三事故类型是什么?建筑丁程施工现场常见事故还有哪些? 5.结合事件三中部分钢管材料存在质量缺陷的问题,说明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有哪些(至少列出四项)?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不符合下列规定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地面的()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某全现浇塔楼住宅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建筑面积17656m2。该工程项目周围为已建工程,因施工场地狭小,现场道路按3m考虑并兼作消防车道,路基夯实,上铺150mm厚砂石,并做混凝土面层。搅拌机棚、砂石料只能在与已建工程之间的间隙堆放。现场布置两个消火栓,间距100m,其中一个距拟建建筑物4m,另一个距临时道路2.5m。供电设施已按照供电设计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完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置,以“三级配电、末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配电箱是从另一项目上调用直接投入适用的,经核实该配电箱漏电保护开关已经停用3个月。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主体结构施工至第四层时,发现部分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因此,施工单位聘请了有法定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实体检测,检测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事件二:在外用电梯上升过程中,受7层阳台伸出的一根防护栏杆影响,架子工班长让正在脚手架上进行支模的木工王某立即拆除,王某随即进行拆除作业,结果不慎将钢管坠落,击中下方正在清理模板的张某,张某因安全帽被击穿,头部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三:工程竣工后,出现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质量问题,经调査属施工质量问题,业主认为还在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应免费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已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不予免费修理。业主只好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 【问题】 1.指出题干中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事件一中,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的质量问题是否需要处理?并说明理由。如需 要进行处理,可如何处理(至少列举三项)? 3.事件二中,指出共有哪些违章作业? 4.事件三中,业主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业主可否另请第三方维修?为什么?维修所发生的费用应如何承担?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沥青玻璃布卷材隔离层施工搭接缝宽度允许最大偏差值为()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基层处理工程,基层含水率在深度为20m的厚度层内,不应大于()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检查有防水要求建筑地面的基层(各构造层)和面层,应采用泼水或蓄水方法,蓄水时间不得少于()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