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基础知识
(单选题)

工业化是近代化的主题,国情不同,各国工业化的道路也不同。下列关于近代时期东西方国家工业化的陈述符合史实的是()①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从轻纺工业开始的②东亚国家的工业化发生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③俄国的工业化是在社会改革的失去下展开的④德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国家统一是互相促进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来源:www.examk.com

答案解析

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工业化发生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中期,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市场,而国家的统一又推动了德国工业的腾飞。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工业化模式,以下关于工业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共发布了九个一号文件。每年一号文件的重点不同,但都贯穿一个主题,即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做好当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为了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需要() ①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共发布了九个一号文件。每年一号文件的重点不同,但都贯穿一个主题,即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做好当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为了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需要() ①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纵观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进程,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人和公民权的斗争历程 ②不同国情决定了各国人民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同 ③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 ④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始终是少数政治家的历史使命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 主题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主题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三: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 主题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主题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三: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 主题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主题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三: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 主题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主题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 材料三: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此则材料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其中正确的是()①文明史观②整体(全球)史观③现代化(近代化)史观④革命史观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