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技能鉴定冶金工业炉前工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2008年9月6日0:40分,5#高炉出现煤气流中心管道,炉顶温度在2分钟之内从300℃急剧升至超过1000℃,当班工长采取炉顶打水、开炉顶氮气等降温措施无效,为避免烧坏煤气除尘布袋,对煤气进行紧急放散。由于炉顶煤气的压力、温度都比较高,煤气放散后起火燃烧,并夹杂一定的水汽,产生爆震,烧坏炉顶南放散管密封圈、油缸接近开关线路等,致使在1:05分顶温下降至400℃以下时无法正常引瓦,待出完铁后休风52min更换南放散阀密封圈。

简答题
1

上述5#高炉煤气放散事故存在什么问题?简述处理及教训。

正确答案

1、由于原燃料质量波动,5#高炉煤气流分布不稳,出现较大的煤气流管道,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在发生管道前有一定征兆,0:20分开始高炉风压较高,达360Kpa—365Kpa,而5#高炉要求风压为≤355Kpa,工长未认真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定。
3、出现管道后,顶温迅速升至1000℃以上,工长立即采取紧急放散措施以保护干法除尘布袋,有效制止了一起布袋大面积烧损的严重生产事故。但顶温下降后,工长引煤气时发现炉顶放散阀不能动作,未采取捅液压电磁阀的方法关炉顶放散阀,炉顶煤气燃烧时间较长,致使放散管密封圈烧坏翘起,被迫休风处理。
4、当班工长经验不足,手动进行炉顶打水,顶温下降后未及时关闭,致使炉顶多打水30min(约25吨)。
处理及教训:
1、当班工长应认真操作,煤气流分布不稳出现管道征兆时,应适当降低风压,并做好炉顶打水准备。出现煤气流管道,顶温急剧升高时,应迅速减风、开炉顶打水,并尽快下料。如管道气流比较严重,必要时可放半风,紧急切瓦,以保护干法除尘布袋为第一原则。遇控制线路烧坏或停电等原因炉顶放散阀无法打开时,可捅液压电磁阀进行操作。
2、顶温下降至安全水平,应尽快引瓦。5#高炉放散阀为钢性密封,在密封圈烧坏但未翘起不影响阀盖动作时,可正常引瓦。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9月30日夜班4时40分,3#高炉当班工长发现11#风口小套漏水大,快断水,通知铁调配铁水罐准备出铁,组织炉前准备出铁。4时46分通知风机房汽机减风100kpa,4时48分热风压力150kpa时(电脑显示值)听到6#风口“嘭”一声,工长发现6#风口直吹管烧穿,渣铁喷射出,铁滴喷到3#炉值班室窗户,上部玻璃坏了一块,熔化6#中套表面一个长100mm、宽40mm的洞,由于6#风口离放风阀手轮较近,工长决定通知3#热风炉用废气阀、烟道阀、放风后,紧急休风程序操作,同时停喷煤、停止富氧。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9月30日夜班4时40分,3#高炉当班工长发现11#风口小套漏水大,快断水,通知铁调配铁水罐准备出铁,组织炉前准备出铁。4时46分通知风机房汽机减风100kpa,4时48分热风压力150kpa时(电脑显示值)听到6#风口“嘭”一声,工长发现6#风口直吹管烧穿,渣铁喷射出,铁滴喷到3#炉值班室窗户,上部玻璃坏了一块,熔化6#中套表面一个长100mm、宽40mm的洞,由于6#风口离放风阀手轮较近,工长决定通知3#热风炉用废气阀、烟道阀、放风后,紧急休风程序操作,同时停喷煤、停止富氧。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1月7日夜班4:52悬料,高炉停煤,4:55降风压至209Kpa、风量至985m3/min塌料,塌料后料不动,至5:21降风压至77Kpa、降风量至117m3/min,5:30--5:31铁后休风坐料,料线3.86m。复风后高炉逐步加风,赶料线,6:07送煤4t/h,6:43送煤5t/h。至6:54加风压至184Kpa、风量至1042m3/min,7:11高炉小塌料料线从1.9m塌至不明,工长降风压至172Kpa、降风量至1012m3/min。7:11塌料后,炉况一直不好,风压加、减频繁,亏料线,停煤次数多,至白班8:31塌料至料线3.86m料不动,期间共有5次塌料,料线均超过3m,夜班共计补焦9.12t。因8:31塌料后悬料,9:19白班工长梁水寿待赶满料线后休风坐料,堵3#、7#、10#风口恢复炉况,复风后炉况较好,9:52加风压至163Kpa、风量至952m3/min,9:55按3t/h送煤,前期补焦7.5t,退负荷至4.0-3.8。后期补焦3t。复风后10:20开第二炉铁,炉温正常[si]0.54%、[s]0.061%。10:40加风至174Kpa、风量至995m3/min。11:50第三炉开口后炉温下行[si]0.37%、[s]0.106%,13:10第四炉开口后降风压至150Kpa、降风量至837m3/min,虽补焦到达,但[si]0.43%、[s]0.083%。之后中班第一炉[si]0.43%、[s]0.071%,第二炉[si]0.80%、[s]0.087%。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10年1月7日夜班4:52悬料,高炉停煤,4:55降风压至209Kpa、风量至985m3/min塌料,塌料后料不动,至5:21降风压至77Kpa、降风量至117m3/min,5:30--5:31铁后休风坐料,料线3.86m。复风后高炉逐步加风,赶料线,6:07送煤4t/h,6:43送煤5t/h。至6:54加风压至184Kpa、风量至1042m3/min,7:11高炉小塌料料线从1.9m塌至不明,工长降风压至172Kpa、降风量至1012m3/min。7:11塌料后,炉况一直不好,风压加、减频繁,亏料线,停煤次数多,至白班8:31塌料至料线3.86m料不动,期间共有5次塌料,料线均超过3m,夜班共计补焦9.12t。因8:31塌料后悬料,9:19白班工长梁水寿待赶满料线后休风坐料,堵3#、7#、10#风口恢复炉况,复风后炉况较好,9:52加风压至163Kpa、风量至952m3/min,9:55按3t/h送煤,前期补焦7.5t,退负荷至4.0-3.8。后期补焦3t。复风后10:20开第二炉铁,炉温正常[si]0.54%、[s]0.061%。10:40加风至174Kpa、风量至995m3/min。11:50第三炉开口后炉温下行[si]0.37%、[s]0.106%,13:10第四炉开口后降风压至150Kpa、降风量至837m3/min,虽补焦到达,但[si]0.43%、[s]0.083%。之后中班第一炉[si]0.43%、[s]0.071%,第二炉[si]0.80%、[s]0.087%。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6月15日夜班高炉炉温偏低,第一、二、三炉[Si]、[S]分别为0.28%、0.031%,0.20%、0.042%,0.20%、0.040%,生铁含[Si]都低于考核的下限,但尚未影响生铁质量和渣铁流动性且风量风压平稳,风口明亮,当班工长采取分两次补焦合计5000Kg,第三炉铁后3:00减风10Kpa(风量由2700m3/min减至2600m3/min)的措施提炉温,第四炉铁[Si]由0.20%上升至0.23%。但第五炉铁开口后发现渣铁物理热、流动性急剧变差,特别是炉渣无法正常流出,5:15炉况难行后悬料,因南头大沟结渣严重,转由北头出铁,铁口喷吹后放风坐料,之后处理炉凉。期间,5:30左右南、北探尺均不能正常使用,雷达探尺又已于13日因故障停用,但当时高炉已经炉凉,不具备休风条件,故大幅度减风,由机修处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6月15日夜班高炉炉温偏低,第一、二、三炉[Si]、[S]分别为0.28%、0.031%,0.20%、0.042%,0.20%、0.040%,生铁含[Si]都低于考核的下限,但尚未影响生铁质量和渣铁流动性且风量风压平稳,风口明亮,当班工长采取分两次补焦合计5000Kg,第三炉铁后3:00减风10Kpa(风量由2700m3/min减至2600m3/min)的措施提炉温,第四炉铁[Si]由0.20%上升至0.23%。但第五炉铁开口后发现渣铁物理热、流动性急剧变差,特别是炉渣无法正常流出,5:15炉况难行后悬料,因南头大沟结渣严重,转由北头出铁,铁口喷吹后放风坐料,之后处理炉凉。期间,5:30左右南、北探尺均不能正常使用,雷达探尺又已于13日因故障停用,但当时高炉已经炉凉,不具备休风条件,故大幅度减风,由机修处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计算题:某高炉日上料244批,每批出铁9.5t,实际出铁2346t,求铁量差是多少?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2008年12月31日22:38分高炉发生管道行程,当班工长及时减风至300kPa制止管道行程,付工长组织炉前出铁,减风后于22:44下半批料,料不动,高炉处于悬料状态,风压逐步上升至327kPa,风量2150m3/min左右。此后22:49减风至308kPa、风量179m3/min,23:08减风至262kPa、风量681m3/min,23:20减风至235kPa、风量892m3/min,23:26减风至159kPa、风量681m3/min,23:31减风至101kPa、风量370m3/min,23:34减风至78kPa、风量341m3/min,渣铁流减少,于23:35放风坐料,风压降至48kPa,高炉塌料,高炉立即复风,复风后检查风口发现11#、12#、13#风口灌渣,其中11#灌死,12#、13#灌渣后因回风有吹开一个洞。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