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知行观、也是整个王守仁哲学的代表性的观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他心理为一观点的继续和展开。知与行的实质在心与理,理不在心外,行亦不在心外。即心理为一、知行合一都是以心来承担的, “合一”是心的合一。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知行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阐明知行各自的特点、作用、关系等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谓百虑而一致。只有如此,知行合一与知行分两才可以统一起来。
二是“知行本体”是知之即行。“知行本体”即知行的本来状态。就其本来状态说,知了不行,不能算知;知之即行,才是真知行。
三是知行双方本相互发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认识活动的阶段来说,主意与行动、始发与终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王守仁强调,知行不仅相互依赖,而且互相发明。知行双方在其本来的意义上就是融合在一起的。
四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学说,认为“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故只要一有不善之念便就是行了。
五是知行合一深化为“致良知”。“致良知”便是将心中之理推致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就是通过行来实现了心理、知行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