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哲学
(简答题)

简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意义。

正确答案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各种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各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首先,在复杂的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同时包含了许多对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并受其支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其中,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次,每对矛盾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地位和作用上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解决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要积极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而不懈努力。
根据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首先,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政治稳定。其次,我们在前进中也出现过曲折和问题,但那是次要的,是支流。
正确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的错误。上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统一,认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流和支流,就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什么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论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基本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社会进步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