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国王书》中龙树大师提出,佛教的正信是非“四驱动”信仰。“四驱动”是指贪欲驱动、忿恨驱动、愚昧驱动、恐惧驱动。“驱动”就是驱使其信仰或放弃信仰。
贪欲驱动就是由贪心驱使其信仰,或在贪欲使其失去理智时放弃信仰。
忿恨驱动就是为了战胜或者报复某个人、某种势力而决定信仰,或者放弃信仰。
愚昧驱动就是因愚昧无知而信仰或者放弃信仰。
恐惧驱动就是因恐惧心理或者惧怕某种客观势力而出于不得已的信仰或者被逼迫放弃信仰。
总之,凡是受贪、恨、无知、恐惧等影响的信仰都不是佛法提倡的“正信”。
正信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是纯洁性,就是说正信是纯洁的心灵中产生的崇敬的感情。
第二是不疑性,就是在确认其正确可靠性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不怀疑、不动摇的坚定信仰。
第三是向往性,就是在确认其信仰对象崇高向上价值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羡慕、向往和追求的心理。
从这正信的三个特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佛法提倡的信仰,是自始至终离不开智慧理性的信仰。
(简答题)
如何区分佛教的“正信”与“不正信”?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相似试题
(简答题)
祈老居士表现个佛教根本之思想,实末学幸甚众生幸甚。后学信佛有年在拜佛,打坐也有小可经验,奈此句‘正信’与净信未的‘实’得,所以每每生疑,障碍莫大也。
(简答题)
如何理解“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异同?
(简答题)
佛教婚姻制度如何?可否与异教结婚?
(简答题)
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简答题)
请说说信仰的叛道与整体信仰相违的情况,并说明这种情况对抵消正信大致产生的影响
(简答题)
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差别极大,所讲的内容完全没有共通之处”。对此观点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简答题)
若有人说:基督教与佛教各有其独立之系统,不可将基督教所言之天堂与佛教诸天相比,如何回答?
(简答题)
为护教或传布,在佛教史上与哪些外教或政治性的发生战争?战争结果如何?又对待敌人如何?
(简答题)
如何认识辽代佛教的义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