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看到水从浴缸中溢出从而总结出了“阿基米德定律”。材料二: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钢块在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制成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材料三:一些学生往往错误地认为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会受到浮力,而沉入水底的石块不受浮力作用。(1)简述阿基米德定律内容以及表达式。(2)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用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定律。(字数不少于300字)
正确答案
(2)设计思路:材料三中提到的问题是一些学生在刚刚学习完阿基米德定律后常常产生的错误认识.他们仅从主观想象来进行判断,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阿基米德定律,所以就要从实验入手,让学生亲自经历浮力的探究历程,这样才能真正对于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定律的认识有一升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是怎样发现的吗?请知道的同学给我们讲述一下好吗?掌声欢迎。
学生1:讲述阿基米德在大浴缸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的经过。
老师:这位同学讲得绘声绘色,他的博学多才、勤奋好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请同学们继续沿着阿基米德发现的规律,思考有的同学提到的观点: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会受到浮力,而沉入水底的石块不受浮力作用。这种说法对吗?学生2:我认为对,沉底的物体是不会受到浮力的。
学生3:我认为不对,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发现了浮力定律,他也是在浴缸底部啊,一定受到浮力。
(课堂讨论激烈,形成两大观点,老师要及时把控课堂,引导学生进入实验探究阶段)
老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非常好。沉入水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必须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加以验证。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器材来进行探究,请提出。
(老师根据课前预设,进行了充分准备)
学生4:我需要弹簧秤、金属块、烧杯、水。
学生5:我需要牙膏皮、烧杯、水。
学生6:我需要木块、弹簧秤、烧杯、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分成8个实验小组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探究过程:
1.用弹簧秤在空气中测量金属块的重力,记录示数:
2.将金属块部分浸入水中直至全部浸没,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3.从刚好浸没直至接触底部之前,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4.将铁块刚好与容器底部接触时,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
(小组讨论实验结果,最后由小组长代表发言,展示探究结果)学生7:我们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1)金属块在部分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浮力随着浸没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2)当金属块全部浸没直至接触容器底部之前,弹簧秤的示数没有变化,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没有关系。
学生8:我们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沉在容器底部时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因为在容器底部时,弹簧秤的示数小于在空气中测量的示数。
学生9:我们小组将牙膏皮揉成团发现会沉底,说明浮力小于重力,但做成盒子状却可以浮在水面上.说明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了。
学生10:我们小组…
(随着课堂讨论气氛跌宕起伏,同学们对于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真正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层面)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简答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标准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运动的描述。问题:(1)简述速度的定义。(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速度”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有效获取信息--信息的管理(初一)教学内容:①创建文件和文件夹②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③创建快捷方式教学对象:初一3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为本节课设置导入环节,要求能激发学生兴趣。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生磁”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片段如下: 如图20.2-1所示,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旁一条直导线,使导线与电池触接,看看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磁现象、磁场等知识。 (1)简述安培定则。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电生磁”的教学设计。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码教学内容:数制的基本概念二进制的基本特点与应用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的原理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运算和原理教学方法:讲解法,分组谈论学习法等教学对象:初一年级2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要求,设计导入环节。 (2)结合教学对象特点,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有效获取信息(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主要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常见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来解决问题。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前面已学习相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完成本节课的教材分析。 (2)设置合适的教与学活动。
(简答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图片的获取教学内容:①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②图形、图像的两种类型、区别、存储格式③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教学对象:初一年级2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导入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
(简答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信息及其特征”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有:①信息的概念②信息的特征教学对象:初一3班学生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根据材料给出的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 (3)设置合适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