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有些人认为,圆满布施度就是要消除所有众生的贫困,所以需要赚大钱来达到这个目的。对此你怎么看待?

正确答案

这种想法不正确。在《百业经》中可以看到,佛在世时也有很多的穷人,虽然佛陀六度万行皆已圆满,但穷人依然存在,这正说明了圆满布施度是从内心上安立,而不是将外在的贫困者全部遣除。佛陀说过:一切功德皆是由心所生,如是内心愿意将自己所有的财产、身心性命、功德善果,毫无保留地施舍给众生,生起这种无伪的意乐,就圆满了布施波罗蜜多。在《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中说:“将自己的一切施舍众生,此无伪舍心名布施波罗蜜。”所以圆满布施度并不是从外面物质上安立的,而应该是从内心上安立。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有些人认为:“六度要逐一行持方可圆满,布施时不能持戒,持戒时不能修安忍……”这种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认为:“佛陀既然是万能的,又有无边的大悲心,就应该把所有众生都度成佛。”这种想法合理吗?请具体分析。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一听说大乘要布施身体,就胆战心惊,觉得特别可怕,为什么作者反而会说它很温和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认为众生不是佛,原因是佛不可能有无明烦恼,对此你怎么理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以后,看到某众生特别恶劣就生起厌离心,发誓今后决不度这个众生,这属于什么样的发心?其后果如何?为什么?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人说修行人要回来度众生,不入涅槃,这样才慈悲,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什么时候身体才可以布施给众生?请以教证、公案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觉行圆满,才能成佛,觉是自觉,行是度他,就像释迦牟尼佛,莫说后来这些众生,未经他老度化,就是他老涅槃的时候,还有的是不信佛的,这何能说是普度众生,觉行圆满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觉行圆满,仅指一期之机熟众生度尽而言,此只就事迹立解也。请看世尊入灭时,不尚有许多异国众生,未闻佛法乎?若合本迹而言,佛实未曾住涅槃,因众生永不会尽。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