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哲学
(简答题)

怎样评价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正确答案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王守仁反对二程、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由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认为,认识都来自内心,不承认外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当然不会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他又提出“知行合一”,这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中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知行合一”说,包含三层含义:
1、知行同时发动
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他认为,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即王守仁特别强调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好恶的情感活动即是行,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
2、知行相互依存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弊病。
3、知行相互包含
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认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知行统一的过程。他反对“冥行妄作”,不思维考察便任意地去做,更反对“悬空思索”,揣摩影响,而不去身体力行。他很强调在习行中学习知识。他说,一个人学射,只有“张弓挟失,引满中的”,才说得上是学了射。一个人学书,只有“伸纸执笔,操觚染翰”,才说得上是学了书。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论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辩论需要知行合一,这就要求价值观、逻辑、知识及事例表里合一。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知行合一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知行合一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怎样评价王夫之的自然观?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王阳明(王守仁)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