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法华经普门品有段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为何财施珍宝璎珞称作法施,难解?请详加解释!

正确答案

凡一言一行,均有合法合理与不合法不合理之两面,布施亦不外此例。无尽意菩萨,以璎珞与观世音菩萨,所言之法施,作合法合理之布施解,并非是‘法布施’。应知观音系古佛化身,权现等觉,除佛以外,更有谁能以佛法,向其布施耶?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普门品中有段‘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此二位菩萨是他方世界菩萨来应化娑婆助教主弘法,当时以何种身应化在世,凡夫眼可能见否?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否简称‘法华经’?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观世音菩萨是释迦世尊在法华会上介绍与众生了知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但是世尊以前之众生能知拜观世音菩萨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在世说法时,文殊、普贤、阿逸多、无尽意等菩萨,是同佛出世在印度应化,或是化身来者?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法华经普门品上说,念彼观音名号,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火不能烧,水不能没,刀兵不能害,有这些效验,请问这是不是迷信?怎样可以证实不是迷信?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地藏经中地藏菩萨白佛言,受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以前之地狱众生普施化度,如此则补处以后地藏之化度将告一段落耶?抑迦文之愿力至慈氏下生时划一界限耶?二者似均与誓愿无边之意义相违,请开示其究意义。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很多佛学丛书皆言善恶不能对消,虽位证阿罗汉菩萨甚至佛也难逃定业之报,如琉璃王诛释种,世尊头痛的故事。百丈老人度野狐的故事,皆如是说。但又有很多经典说,只要依法修行,便可灭除十恶五逆大罪,如观无量寿经,密宗诸陀罗尼经颂等,皆如是说,不知究竟谁是谁非?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曾闻老恩师云:‘观世音菩萨经’,唯有普门品才是真实,其他(高王经白衣大士咒等)皆不是佛金口所说的,不是观音经,为何‘白衣大士咒’亦记载在佛经上呢?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读经功德,金刚经中有明文,而弥陀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等但言持名及神咒之利,并未明说读经之事,则今人每日读此等经是何所据?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