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录类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简答题)

试论述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正确答案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要素组成的,所以德育过程即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这一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德育过程中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知、情、意、行四要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的。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情感是从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或催化剂;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它在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的地位。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不能做出闯红灯行为时,应该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要做到:
①要注重全面性。要全面关心和培养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使四者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例如:2001年课改前,我国中小学德育过分强调知,对情、意,特别是行严重忽视,影响了德育效果。
②要注重多端性。德育的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培养情感、锻炼意志、训练行为。但是程序之间顺序不固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从学生最薄弱的因素着手。例如:对光说不做的学生。要从道德行为着手实施德育。
③要注重针时性。由于知情意行各有不同的特点,对他们的发展应该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来进行。例如:道德认识的获得主要采取说服说法来实现。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应该遵守德育过程的容观规律,顺利完成德育过程中的任务,帮助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教育学)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试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提高过程这一基本规律?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