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敝人认为在地狱受苦应当已够了,比如一件杀人未遂案,杀人者,如已被法律处以应得之刑罚,被害者当不必再因不甘心而寻仇报复,如再寻仇报复法律亦可予被害者适当之处罚,同理,我听闻‘佛’及‘菩萨’皆有神通,难道他们不能阻挡及处罚寻仇报复者(他们的法力可比为世间之法律),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为什么不在狱中受尽应得之刑就完毕了?

正确答案

此问分四段答之。
一、‘在地狱受苦,应当已够了’是意于上次已详答矣。如‘余庆’‘余殃’‘褫夺公权’‘春寒秋热’种种古训,及种种比喻,先生未见之耶?可查看之。如不以古训比喻为然,应就古训比喻不是处问,不宜置之不理,仍说前语。
二、‘被害者当不必再因不甘心而寻仇报复’。彼之‘余殃’,实非被害者寻仇所致,乃其自己‘余殃’牵引,如炭火虽烬,灰仍有热,热灰遇机,还能烧物,灰之烧物,仍炭余热,非初次烧炭人,又来烧灰也。
三、‘佛’、‘菩萨’,‘难道他们不能阻挡处罚寻仇报复者’无人寻仇,余殃所致,有谁阻挡,等于无的放矢,错怪他人。
四、‘为甚不在地狱中受尽应得之刑?’请反问一句,法院判处徒刑十年,受刑若是三年死了,可问他为甚不受满十年再死,可再问受了三年,就算完耶?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佛教谓人之眷属聚会,朋友相交等,皆是恩仇报复,那么如我们由相命学中知道我们个人是与家庭中或父母,或兄弟姊妹中人注定以仇报复,岂不可悲,岂不与儒家‘孝悌之道’相违,所以我认为‘因果报应’,‘业力牵引’‘三世’之说实在害人不浅,为何不在地狱中受苦就够了就算了,如果只有这一世,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大家只守‘先王王道’以及‘先王之言’,种一粒豆,得一粒豆,种一棵瓜,得一棵瓜,丝毫不相欺,岂不甚好,所以我深深后悔知道一点佛学(也许我学得不够,但已不敢再前进一步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八寒地狱有哪些?请具体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八热地狱具体有哪些?请一一说明其受苦状况、众生寿量、转生原因。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业力牵引’‘三世’之说,敝人认为对于我们这些世俗人来说,实害大于益;为何前世做恶,已在地狱受过苦,何必今世再受贫苦、刀兵劫,冤仇、失恋等‘注定’之报,如此适足以使一些人努力行善而仍不能改变厄运,因而生退悔之心,且淆乱造一分善因,得一分善果的准则,致使一般人认为善人不一定皆好报,徒乱是非观念,我们亦常可见到实例,如以往‘南京大屠杀’、‘扬州十日’被杀之人难道皆为恶人(其中很多为儿童),又我们也常看到某人素行善良,忽遭横祸等,令人费解?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明白八热地狱、近边地狱的痛苦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实地去观修?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提起残忍之事会毛骨悚然,可是听到地狱的描述,一点感觉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若认为地狱的痛苦不存在,会有什么过失?请以教证、理证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了解八寒地狱的痛苦后,应当如何结合自相续来观修?请说说你是怎么修的?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家人卖鸡,敝人念家畜不能做什么善因,将其卖身之钱,一部分献纳修建佛堂。所有功德皆回向归在家畜,未知它可能得功德乎?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敝人的先祖母在世时为龙华斋友,现已去世,敝人欲替她再行皈依三宝,请指示有何方法及有前例否?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