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大学宗教学
(简答题)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业力牵引’‘三世’之说,敝人认为对于我们这些世俗人来说,实害大于益;为何前世做恶,已在地狱受过苦,何必今世再受贫苦、刀兵劫,冤仇、失恋等‘注定’之报,如此适足以使一些人努力行善而仍不能改变厄运,因而生退悔之心,且淆乱造一分善因,得一分善果的准则,致使一般人认为善人不一定皆好报,徒乱是非观念,我们亦常可见到实例,如以往‘南京大屠杀’、‘扬州十日’被杀之人难道皆为恶人(其中很多为儿童),又我们也常看到某人素行善良,忽遭横祸等,令人费解?

正确答案

此一下问,意有四层请分答之。
(1)先生更自承认为俗人,当然有许多误会,‘因果报应’‘业力牵引’‘三世’等说,乃宇宙万有,因缘聚散一定之现象,非任何人所造,更不是佛教所造,不过他人说之不详,佛教观察清楚而已。若人认有害有益,从客气说见仁见智,各自不同,真实语说,皆是迷惑错乱,认识不清,颠倒其语耳,与佛无干。
(2)先生所言今受之报、‘失恋’一条,指夫妻失恋耶?抑‘邪淫’失恋耶?语意未明,除外不论。请言其余,兹反问四时,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人所共知。农历四五六谓之夏,十、十一、十二,谓之冬,至秋七月,应该天凉,为何尚热?至春正月应该天暖为何奇寒?昼间下午二时最热,为何不在上午?夜间子后二时最凉,为何不在子前?先生如不能解,另设一问,法律执行徒刑数年,改悔假释为何尚被褫夺公权数年?岂不令改悔者生恨,明乎此,则知乎彼。
(3)中国风俗,孝为善首若孝子做盗,法律能因其孝,面不判以窃盗罪乎?善归善报,恶归恶报,各归各事,斯方谓之不淆乱,有准则。
(4)此即须统观‘三世’之行,‘业力牵引’之力,行有真伪,力有强弱,情极复杂,毫厘不爽,若与先生言,十日难尽。今以世间圣人之言解之,书有‘积善’‘积恶’‘余庆’‘余殃’,诸训,祈细玩‘积’‘余’二字,再参四时寒热之理,或可悟矣。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简答题)

    佛教谓人之眷属聚会,朋友相交等,皆是恩仇报复,那么如我们由相命学中知道我们个人是与家庭中或父母,或兄弟姊妹中人注定以仇报复,岂不可悲,岂不与儒家‘孝悌之道’相违,所以我认为‘因果报应’,‘业力牵引’‘三世’之说实在害人不浅,为何不在地狱中受苦就够了就算了,如果只有这一世,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大家只守‘先王王道’以及‘先王之言’,种一粒豆,得一粒豆,种一棵瓜,得一棵瓜,丝毫不相欺,岂不甚好,所以我深深后悔知道一点佛学(也许我学得不够,但已不敢再前进一步了)。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法不许辄显神通,况神通自神通,因果自因果,业力自业力,有了神通,消除不了因果与业力,谨闻命矣,近年来学密宗者,喜言得神通,反令无知之人生谤,转不如修净土宗带业往生为稳妥,然否?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菩萨无量化身于三千大千世界随机救众,此化身应是神通所现,亦必适应三界环境,其神通变化是否有规律方式,类别之不同?如化身为人则血肉之躯,理宜受生老病死之苦厄,且不免受业力牵引遭染污之累,亦未出因果之报,其将如何超三界,仍回复原有之净?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有些人业力现前时,祈祷三宝似乎没有感应,便对佛教退失了信心。对此你怎么看待?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提出了“三世报应说”。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三世二重因果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枉死之冤魂,往往数十年不散,尚能作祟,其死时,何以不被业力牵引而去者?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佛法导论小乘篇内载有:‘宇宙是由业力之网所组成,业力的体用,是一个因果之环。’若说整个宇宙是由一个业之网所组成,理似玄虚,无限的空间,包括了整个天体的一群星球,肉眼看去,似不能包括在有情生物以内,它们似一些万劫不坏的无生物,不生不死,当然没有什么因果可讲,它似在业力的网罗以外?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请指示几本佛教持戒方法的书籍及因果神通书籍!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