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录类教师招聘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简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划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正确答案

一、学习动机的划分:
(1)认知内驱力
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的指向是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
(3)附属内驱力
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附属的内驱力表现为,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二、附属的内驱力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第一,两者追求的目的不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追求的是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附属的内驱力追求的是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
第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自我能力的提高和学业成就的提高为中介,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公众的认可为满足;而附属的内驱力以满足或达到长者或权威的要求为中介,以得到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和赞许为满足。
第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所对应的奋斗目标是在客观社会的影响下内化而成的个人确立的目标;而附属的内驱力所对应的奋斗目标则是由长者或权威人物给确定的。
第四,学生在附属的内驱力的促使下,从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和赞许中也会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但这种地位与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所赢得的一定的社会地位不同。这种派生的地位不是由学生本人的能力或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追随和依附的长者或权威人物所给予的赞许中引申出来的。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单选题)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更为突出。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目标定向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奥苏贝尔所指出的学校情景中成就动机的几种内驱力。

    答案解析

  • (名词解析)

    认知内驱力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简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答案解析

  • (单选题)

    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动机水平是()。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下面有关论述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