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历类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类00405《教育原理》

(题干)

本题共计 1 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有些人开始提出所谓“学校消亡论”,认为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并在家长的帮助下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近年来,美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学校”(home—school),有些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因而不把孩子送到学校,而是在家中由自己担任教师,借助互联网等的帮助,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现象引起很大的争议。

简答题
1

你赞成“学校消亡论”吗?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材料中提出的“学校消亡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家庭学校”的出现也有其利弊,具体分析如下:
(1)学校教育是由承担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从个体活动的角度来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
(2)家庭学校是学生通过网络选择自己喜欢或需要的科目来接受教育,而不必到学校去。
(3)家庭学校有其自身的优势:第一,它体现了对学生教育选择权的尊重,保证了学生的自由学习权,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教育的不同需求;第二,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大大减少了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有利于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第三,通过家校融合的形式开辟了家长参与教育的途径,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第四,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大量时间浪费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五,有利于克服学校教育平均化、一刀切的倾向,更好地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对发展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大有好处。家庭教育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影响到孩子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的培养等。
(4)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的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而且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此外,在实现教学任务上也比较全面,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班集体内的群体交往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而这些都是家庭教育所不能达到的。因此所谓的“学校消亡论”是错误的观点。

答案解析

相似试题

  • (判断题)

    现代教育目的应该体现人发展的多方面需求。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极力反对传统的主知主义,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和发展以及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提出以“生活教育”、“自发学习”、“尊重个性”、“人类爱和国际协调”等新的教育纲领。

    答案解析

  • (多选题)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全面发展教育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矛盾的。

    答案解析

  • (填空题)

    教师是()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答案解析

  • (简答题)

    如何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看待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课程与作为客体的学生之间需要关系的反映。

    答案解析

  • (判断题)

    教学动力来源与教学主体自身、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本身和社会系统。

    答案解析

快考试在线搜题